比亚迪引领新能源车关键领域进入自主知识产权时代

2018-12-12 16:04 环球网

其中国内新能源车领域的IGBT市场,绝大多数份额仍然被国外半导体巨头英飞凌占据——这一数据一度达到70%。

在2016年全球销量TOP10的新能源车,有8款使用了英飞凌的IGBT,其中有我们无比熟悉的Model S/X,以及通用Bolt EV。英飞凌凭借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利润,IGBT成本居高不下。

而比亚迪的IGBT 4.0推向市场、应用于车型上,则代表了一支重要的国产力量,加入到了这场新能源车核心技术、核心器件的竞赛当中来。

在更早之前,中车集团在2014年,完成了高铁用IGBT的研发、生产,打破了三菱在这一领域的统治,不仅实现了自产自用,还随高铁项目的对外输出开始向国外供货。

比亚迪与中车,俨然成为了国产IGBT生产应用的双子星。

在这背后,国内的(高压)IGBT产业链,在下游急切的应用需求下,也开始逐步建立起来,士兰微、华微、华虹、先进半导体等等一系列IGBT的IC设计、晶圆制造公司也成长起来,国内的IGBT产业链正在初步成型。而比亚迪自身,也表态将会对外开放其IGBT供货。

在一个产业集群形成后,中国的IGBT乃至更多类型的功率半导体,将有更充足的底气与国外巨头抗衡。

新能源车关键领域 中国全面进入自主知识产权时代

借由比亚迪对IGBT4.0的发布,车东西也关注到,从芯片到电池到电机,在更加底层、基础的新能源车关键技术领域,中国正在全面进入自主知识产权时代:

前有宁德时代、比亚迪在动力电池的技术与规模上的优势建立;

中有精进电动、上海电驱动等电机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胜利;

现有比亚迪在IGBT等功率半导体上的大步向前;

未来还可能会有百度等领军企业以及其他芯片创业公司在AI芯片上的突破。

在智能电动车上,中国企业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往高端、底层进发,越来越能与国外的公司一较高下。

看到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何智能电动车总被认为是“换道超车”的中国机会。

责编:梁爽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89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