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边境小康村看固边安民:小康村建设有声有色,守土固边队伍不断壮大

2020-08-12 06:01 赵觉珵 环球时报

采访期间,《环球时报》记者感受到边民们对守边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勒乡乡长普巴告诉记者,当地18岁至65岁的人都负担着巡边任务。在大雪没有封山的季节,每个月都要组织一两次巡边,每次要走100多公里,花上三四天时间。此外,沿着边境还有不少放牧点,牧民赶着牦牛也在时时注视着边境的风吹草动。

今年6月的某次巡边过程中,普巴和村民们在克节朗河谷附近看到突然出现的简易房屋和印度士兵的身影,随即向上级汇报。两天后,他们巡逻时发现简易房屋已被拆掉。普巴说,“我们的边境村,往前可以走,往后不能退,一丝一毫的土地都不能让出来”。

山南市洛扎县色乡的公章浦位于中不两国边境,附近有3个通外山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此前公章浦只是一片牧场,2017年3月起先后有10户20名群众自愿搬迁到这里的农牧民搬迁点。公章浦海拔高,气候恶劣,全年只有一个季节——冬季。搬迁点居民要克服高寒缺氧,每天在乱石滩、沼泽地和冰雪路上完成2次巡逻任务。

山南市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用“朴素”和“深沉”两个词来形容边境居民们的爱国护边之情。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曾有上了年纪的藏族同胞不会汉语,更不懂英语,但是学会了写‘中国’‘China’。”边民们在巡边时会带着刷子和红色油漆,在一些山壁和显眼的石头上写上“中国”。有的人还会就地取材,用石头摆出五星红旗或者党徽的图案。

勒布沟的一位门巴族村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印方人员有时会在树上画印度国旗,我们看到就把这部分挖掉,画上中国国旗。印方人员看到中国国旗,又会再挖掉,画上印度国旗。最后树的这一段都挖没了,我们就把它直接砍掉,总之不能留下印度的痕迹。”

类似的较量记者在采访中还听到不少。据林芝市米林县邦仲村党总支书记伍金次仁介绍,有一次在巡边途中,他看到有人在中方控制区内放了一块石头,下面压着一张50卢比的纸币。伍金次仁和《环球时报》记者回忆起这次“较量”时忍不住笑着说:“我们把50卢比拿了出来,掏出一张100元人民币放到石头下。虽然算汇率我们亏了,但这口气我们‘赚’了。”邦仲村距离印占地区约16公里,带着村民巡边也是伍金次仁的重要工作之一。他表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都是带着猎枪,一边打猎一边巡边,一次出门要好几天。现在修通了公路,大部分路程都可以开车,一天就可以往返。

贡日乡的老党员、现年80岁的格桑老人曾经历过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以前人们不信科学、信谣言,信息也不通畅,有人叛逃、有人渗透,“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末,外部的蚕食和渗透十分猖獗”。格桑老人把现在的边境称作“新边”,他表示:“现在与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人们也更加团结了,保护边境的决心更坚定了。”

亲历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两位老人:次仁旦增(左)、格桑(右)。郭红松摄

88岁的次仁旦增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勒布沟人,他从17岁开始就和解放军战士一起在边境巡逻。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期间,次仁旦增为部队担任向导。谈到坚持守边数十年的原因,次仁旦增和《环球时报》记者回忆起西藏民主改革前他作为农奴的遭遇,他说:“当时我要为贵族服差役,背着七八十斤的货物走几十里山路。西藏解放后,解放军战士告诉我,‘这片土地就是你们的地方’,这种信念支撑着我一直守护着这里。现在我老了,走不动了,也守不动了,但这种信念始终没有消失。”

责编:郭晓鹏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504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