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寒暑假时间,或将大调整!

2019-11-17 11:50 东南网

11月1日,教育部官方网站上,挂出了一份针对此前人大代表黄细花提出的《关于落实大中小学春假、秋假的建议》的答复:

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春秋假,还需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入评估。教育部将认真研究您提出的意见建议,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

“适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这几个字信息量巨大,意味着,这项建议极有可能被采纳,中国的中小学可能和部分国外学校接轨,一年也有多个长假。

如果中小学一年放四个长假,不仅改变了中小学生的休假模式,也势必会影响成年人的休假方式,这对中国整体的影响,是巨大的。

教育部的这份答复,是明确针对今年两会期间,广东代表黄细花提交的《关于落实大中小学春假、秋假的建议》作出的回答。

当时代表提出的建议内容是:

将春假设立在“五一”前后、秋假设立在“十一”前后,假期可以设计为10至15天左右,配合推动职工带薪休假,以便父母和爷爷奶奶带孩子旅游度假。

按照这个提议,大中小学除了寒暑假外,还将增加春假与秋假,且假期日期在10~15天,一年将有四个长假。

目前,美国与日本的中小学都有三个长假和一些法定节假日,美国三个长假包括春假、暑假和冬假,日本三个长假包括春假、暑假和寒假。英国的中小学也有三个长假,除了寒暑假外,还有20天左右的复活节假期。

我国推行的长假,一直以来就只有两个,寒假和暑假,且对应的是很多父母无法休假的时间段。所以,才有人提出要与五一、十一相对应,再增设两个长假,让孩子与父母的假期吻合,方便全家出游。

当然,这个过程很可能是先进行试点,然后再全面推广。

目前,杭州已经在2014年开始进行春秋假试点,2015年嘉兴也成为了试点地。

北京市虽然还不是试点,但也通过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推行中小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一周左右研学旅行等。

另外,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由于学校假期调整牵涉到了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在具体推荐春秋假的过程中,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制定相关规定。

这句话的意思是,未来推进春秋假政策规定时,也会效仿楼市调控政策,采取因城施策 的模式。

春秋假的推行,基本已经定了,接下来就看如何试点,如何推行了。一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它也许会带来四个方面的影响:

1.对于中小学生本身,这是个喜讯。

一方面他们有了更多时间和父母亲、家人相处,与父母亲同去游玩;另一方面,拥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2.利好全国出行、旅游经济。

中小学增设两个长假,且很有可能如那位代表所提议的,在五一、十一前后,如果是这样,父母们可以加上自己的年假凑在一起,配合孩子的春秋假,去出行。

目前来看,2018年全国旅游人次达到了55.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高达51278亿元。

截图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上图可以看到,受经济压力影响,2018年旅游人次增速有所放缓,如果增设春秋假,那旅游经济将会得到极大刺激,预估会带动好几个百分点。

但对于贫穷家庭来说,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父母的压力。

3.缓解交通。

如果考虑到五一、十一本就拥挤的交通状况来看,有意将春秋假与这两个假期岔开的话,那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者说分散五一与十一的全社会的出行压力。

4.刺激经济消费。

每次放假,都是一次消费盛宴。中小学一旦增设春秋假,必定会带动旅游业经济和出行经济,高铁、火车、动车、航空运输、长途客运车等各种交通出行,都将从中获利。

此外,两个长假还会刺激一波购物和娱乐消费,带动经济发展。这或许就是管理层增设春秋假的目的之一。

增设春秋假,一方面让中小学生获得更多自由时间,去旅游、增长见识;另一方面,两个长假能真真切切带动消费经济,拉动GDP增长。

责编:刘艳君
阅读数(38000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