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信息,不是想卖就能卖的

2019-11-30 21:03 人民日报客户端

你的脸,可能被贱卖!

这不是危言耸听。据报道,近日记者调查发现,有人脸信息在网上被公开兜售,5000多张人脸,打包只要10元。

信息化时代,人脸信息是跟指纹、身份证同样重要的个人信息,绑定了鉴权、支付等重要的应用场景。一旦被非法窃取,后果不堪设想,让人细思恐极,也于法不容。

人脸信息被售卖的过程和目的,疑窦丛生。究竟是哪些人原始采集到人脸信息?采集的人脸信息怎会落入个人之手?人脸信息的买家是谁,又用于何处?诸如此类的问题,尚需监管部门彻查。

打蛇打七寸。“熔断”买卖人脸信息行为,最需追溯源头。

一些App随意收集人脸数据信息,“采集过程中存在过度索取权利”,被诟病已久。合法、正当、必要,这是网络运营者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必须遵循的法治原则,而且也承担着保护这些信息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出现泄露用户信息的行为,一定要受到严惩。

“刷脸”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刷”出了效果,更刷出了效率。比如,刷脸领取养老金项目,让老百姓少跑腿;搭乘高铁刷脸安检,减轻了相关成本……人脸识别从线上到线下的智能化举措,指向的是便民、利民和惠民。

在享其便利的同时,也需警惕个中风险,趋利避害,对于强制刷脸的应用场景,用户需要有说“不”的权利,这样才能实现“我的脸我做主”。在提醒用户强化防范意识的同时,更需司法机关向不法之徒亮出法治之剑。

(海报设计:王宇峰)

责编:郭姝婷
阅读数(427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