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察,不怂!

2019-08-01 00:27 环球时报微信公众号

第一,港警是直接面对那些抗议示威者的人,两者是零和关系。如果打击港警,让港警们畏手畏脚,那些西方势力和反对派皿煮人士在香港掀起骚乱的阴谋就成功一大半了。

第二,警察这个职业在香港是个热门行当。薪资待遇相对较高,如警员月薪在24110元(港元,下同)至38580元,督察或高级督察月薪在42665元至84250元不等。这在那些激动的香港“废青”那里,容易挑起矛盾对立。

人们应该还清晰地记得,香港“七警察事件”。

2017年2月,香港7名警察因涉嫌殴打2014年参与非法占领的袭警人士,被香港区域法院外籍法官判决罪名成立,各获刑2年监禁,且不准缓刑。 判决结果甫一公布,震惊整个香港社会。

人们质疑之前轻判袭警辱警的非法示威人员,之后重判辛苦执勤的警察,于情不合、于理不公。当时香港社会各界纷纷支持声援获罪警察,静坐、游行、筹资,共同主张上诉改判,为法治正名,还警察公道。

直到今年的7月26日,这7名港警才迎来上诉。香港高等法院上诉庭裁定其中2名被告上诉成功,撤销刑期,当庭释放;其余5名被告上诉失败,但分别获减刑至判监15-18个月。即便减刑,那5名警员也须即时服刑。

这种不公因何造成?有几个因素非常重要。

首先,香港强调是高度的法治社会,那么你犯不犯法,是由法院来审判并最终定罪的,所以法院的角色很重要。

香港法院分为三级:基层法院、高等法院和终审法院。其中,如果对基层法院判决不服就可以上诉,所以高等法院和终审法院的角色更为重要。而香港高等法院和终审法院的法官基本都是外国人或者已经入了外籍。所以,针对港警与游行示威者的矛盾,有些事情你懂的。

其次,香港媒体营造的“剧场效应”。

香港的商业媒体非常发达,再加上互联网时代让图像、视频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快速传播,所以,很多私人网站甚至个人都成了“媒体”。从这段时间香港媒体报道暴力示威者与港警冲突的画面,你可以看到一些所谓的“香港媒体人士”,把相机镜头对准的都是警察。港警甚至每一个举动都会被媒体抓拍到,成为制作新闻点的“素材”。

在这个“剧场效应”下,当暴力抗议者与警察对峙时,反对派会安排老人或女士走到警察面前手举标语牌,感觉警方占据绝对强势。只要警方动手清理或者发射催泪弹,那就肯定会成为一些媒体的头条,并指责港警滥用武力。

殊不知,那些躲在人群中的暴力分子用弹弓、箭弩等攻击性武器给警察制造的危害,一点都不小。但是,在那些媒体眼里,这不是新闻,“港警暴力清场”“港警滥用武力”才是新闻。

第三,一些泛民派立法会议员等人,不断利用机会限制港警的执法。

责编:杨阳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969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