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胜利:拆雕像背后是党争与选票

2020-06-16 00:52 凌胜利 环球时报

近期,美国国内多地的抗议示威活动仍在持续,而且由于眼下正处于美国大选前的积极动员期,所以在对待美国重要历史人物上,美国两党形成了鲜明的对立态势。而辩论、撕裂背后,美国国内党争的推动因素不可忽视。

特朗普政府抗击疫情不力,导致疫情愈演愈烈、经济每况愈下、社会矛盾急剧膨胀,最终使得“弗洛伊德之死”事件成为美国社会情绪的宣泄口,种族歧视再次成为美国国内政治的头号焦点。再加上今年是美国大选之年,所以美国两党都对此大做文章。其中,有几个特点值得注意。

首先,历史人物雕像和以其名字命名的设施,既是历史遗产,也是政治符号。在历史与政治之间,如何实现包容与平衡,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政治生态。

事实上,这并非美国国内首次要求拆除南北战争时期重要人物的雕像和相关纪念碑。远的不说,就在特朗普担任总统之后的2017年,夏洛茨维尔市出现骚乱。之后,美国南部一些州拆除南方邦联时期领袖雕像纪念碑的呼声再起,多地政府移除了本地的邦联雕像纪念碑。对此,特朗普当时在推特上发文称,移除雕像是“愚蠢”的行为,现在是罗伯特·李,下一个会不会是华盛顿、杰斐逊?而佩洛西在2017年担任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时就曾呼吁移除国会大厦中的南方邦联人物雕像。

其次,为了选票,美国两党竞争进一步白热化。如今,为了在种族问题上为民主党加分,佩洛西移除这些雕像的意愿更加强烈。而特朗普为了选票,当然不愿得罪南方一些州和白人团体,显然不支持移除雕像。在维持以南方邦联军事指挥官命名的10处军事基地及设施名称方面,特朗普宣称这些基地及设施已经成为“了不起的美国遗产”的一部分。

第三,美国民众的认同被撕裂,政治极化将有增无减。这将导致在很多问题上的认同分化,包容度下降。

对待雕像的态度就是对待种族主义的态度,随后又上升到对待美国两党乃至总统候选人的态度。这种单一逻辑显然撕裂了美国民众的社会认同,但却成为民主共和两党政治斗争的有力工具。通过这些简单甚至粗暴的区分,美国两党实际上是进行了政治动员,尽可能地巩固甚至强化自己的政治基础。

随着美国大选的逐渐临近,美国党争也会更加激烈,在对待种族主义、堕胎、控枪等议题上,两党之间的分歧会更加鲜明,一些极端言行将会不断出现,政治表演会深刻影响美国政治生态。受此影响,“党派正确”有可能一度会取代“政治正确”,这不仅会影响美国大选,也会对美国社会认同产生深远影响。(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责编:赵建东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210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