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中国信心!李克强详述“疫情过后民生为要”,强调开放合作“对谁都好”

2020-05-29 02:21 温燕 孙秀萍 辛斌 青木 柳玉鹏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中国两会闭幕的日子,美国政府一大早跨海送来两份满满的“恶意”:一是美国众议院通过涉疆人权法案,授权对所谓“侵犯少数民族人权”的中国官员实施制裁;二是蓬佩奥令人讶异地以美国国务卿身份宣布“香港已不再具有高度自治”,狂妄干预中国内政。如果可以对加拿大司法的独立性表示怀疑,那么对华为公司高管孟晚舟“双重犯罪”的宣判,这第三份“恶意”也可以算在华盛顿名下。不过,尽管新冠肺炎的理想免疫方法尚未找到,中国人民对于美国政客恐吓威胁的免疫力却有显著增强。当天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均在外部重重反华压力之下先抑后扬,顽强走出“V型”小反转趋势。28日下午中国总理的记者会,延续了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低调而重民生的风格。路透社28日评论称,内有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下行压力,外有中美摩擦的骤然升级,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如何应对波谲云诡的艰难时刻?李克强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应对经济变化中国仍有政策空间,只要政府实现“六保”任务,“就会实现今年中国经济正增长”。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会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本场记者会持续约两个小时,共有11位记者提问,其中外媒就有5家,分别是路透社、彭博新闻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日本《朝日新闻》和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和台湾地区各有一家,另外4家为内地媒体。

尽管问题总数不多,但正如德国新闻电视台28日所说,李克强几乎回答了所有敏感和最受关注的问题,包括香港、台湾、中美关系、经济刺激措施、疫情等。

经济问题占了一大半,而经济问题中总理谈的最多的是民生,“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他坦率地谈到中国底层民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并拿出过去很少公布的数字:“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按原本的账(今年)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受这次疫情的冲击,可能会有一些人返贫,脱贫的任务更重了”,“我们还有近3亿领养老金的人员”。

与此同时,总理又明确表示,把低保、失业保障、特困救助等人员保障住“是有能力的”,“我们有把握完成今年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今年我们提高了养老金的标准,说到就要做到”。他还说,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工作不能出任何纰漏,“在这个事上出纰漏就会让人们对未来没有信心”。

就业也是总理在记者会上再三强调的问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这几天我看中国政府网上的留言,大概1/3都是谈就业的。”他专门提到一位50多岁今年还没找到工作的农民工,提到歇业的个体工商户、失去订单的外贸企业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明确表示,政府为稳住现有就业岗位“投入的钱是最多的”。他同时鼓励全体中国公民:“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路透社28日总结称,李克强的记者会详述了今年新增的庞大财政支出“如何确保钱用在刀刃上”,即用在社保、特困人员身上,在助企纾困方面中国也有实招,而扩大消费和稳定投资仍然是中国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内容。

温和刺激,谨慎救市

“今年的两会比往年显得更为谨慎”,德新社28日称,政府不仅是近20年来首次放弃制定增长目标,而且采取的刺激措施少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低调务实也成为今年总理记者会给外界留下的最深印象。在回答路透社记者关于“中方是否会出台更大规模刺激措施”的问题时,李克强强调目前刺激经济仍然不能搞“大水漫灌”,而是要“放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

谈到疫情对中国的影响,总理表示“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不可能轻车走熟路,只能是大车行难路”。他透露“中央政府这次是带头过紧日子,我们把中央部门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缩了一半以上,调出资金用于基层企业和民生”。他同时要求“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干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事”。

“中国政府在刺激救市方面选择采取适中温和的姿态”,美国财经网站CNBC引用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拉里·胡的话说,努力控制住疫情后,目前中国已逐渐回归正轨,“谨慎”采取适当的经济刺激措施将是今年中国政府的主基调。

雅虎经济新闻等多家外媒28日都发出以“中国总理说,只要关键任务能完成,今年经济就能正增长”为题的报道。路透社称,中国总理解释虽然今年没有量化目标,但中国确定了保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等“六保”的目标任务,他表示:“如果统算一下,实现了‘六保’的任务,特别是前‘三保’,我们就会实现今年中国经济正增长。”“经济增长不是不重要,我们这样做实际上也是让人民群众对经济增长有更直接的感受,使经济增长有更高的质量。”

外交困局的经济解释

在回答NBC记者关于中美会否“脱钩”的问题时,李克强从经济层面进行了阐释。 他举例说,“就在几天前,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宣布在中国武汉实质性投资项目开工。我不是做商业广告,但是我对它的行为是赞成的,所以发了贺信。这个例子表明,中美商贸界是互有需要的,是可以实现合作共赢的”,“关于所谓脱钩,可以说两个主要经济体脱钩,对谁都没有好处,也会伤害世界”。

“开放对各国如同空气对人一样,须臾不可离,否则就窒息了”,在回答《联合早报》记者关于对中国外部形势判断的提问时,总理表示中国坚定不移地推动对外开放,“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他呼吁各国在疫情中更加开放地合作,“既然是合作,就要共赢,独赢是不会长久的,吃独食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共赢中大家才能够共同成长”。

谈到下一步对疫情的防控,李克强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一旦发现疫情,坚决予以管控,不允许有任何隐瞒,而且要科学进行防治”。他还谈到疫情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实际上国际社会已经面临双重挑战、要做两张答卷,一方面要控制住疫情,一方面还要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正常秩序。这是有矛盾的……我们现在需要在矛盾中平衡,探索中前行,尤其需要国际合作。”

世界等待中国新动力

“毫无疑问,今年的两会将会载入史册”,俄罗斯《议会报》28日报道称,两会在北京圆满闭幕。与以往的两会相比,此次会议议程显然更加简洁。尽管形式与以往不同,但并没有影响代表委员们的主要工作,通过了许多法案,特别是维护香港稳定的涉港国安立法及首部《民法典》。同时会议还确定了未来工作发展方向,这是疫情后中国举行的首个大型政治活动,也是中国战胜疫情的一大标志。

《澳大利亚财政评论》称,数周以来,经济学家和政治分析人士一直在争论,北京方面将如何承认因疫情面临的巨大挑战,但低估中国政府支持经济活动的决心将是错误的。中国政府已经宣布要在今年正式消除极端贫困,并把重点放到控制失业率上。路透社称,此次两会中国政府没有提经济增速量化指标,但强化“六稳六保”要求,凸显了在非常时期的底线思维。同时政府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在去年基础上调降了200万人,也是在特殊形势下更加实事求是的做法。

“世界等待中国的新动力”,德国《经济新闻报》28日指出,两会是中国恢复到常态的标志。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和经济危机给中国经济也带来“巨大不确定性”。但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与欧美国家和大多数新兴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经济在4月即开始复苏。中国还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日益庞大的中产阶层群体,中国会比以往更强大地摆脱危机,并将成为2020年为数不多的经济正增长国家之一。

德国总理默克尔27日发表视频演讲称,维持与中国的合作对欧盟具有重大战略利益。德国从7月1日起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我们欧洲人有必要承认中国在现行国际架构里争取领导地位的决心”。她重申将领导欧盟与中国达成投资协定,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卫生挑战方面找到共识。

【环球时报驻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特约记者 温燕 孙秀萍 辛斌 青木 柳玉鹏】

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

责编:赵建东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6582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