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暴发,欧洲人如何看中国?

2020-02-19 02:27 青木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环球时报》记者今年春节回国过年,本来计划与亲朋好友好好聚聚,了解国内的变化,想不到,这一切都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而被搁置,节日期间一直宅在家里。由于欧洲航班纷纷取消,连回德国都成了一个大问题。最后,记者先飞到香港,再经由伦敦到达柏林。

2月初,通过国内机场的重重测温,戴了20多个小时口罩,《环球时报》记者抵达伦敦希思罗机场。令人意外的是,机场并未对来自中国的乘客测温,也没有要求填写健康状况表格。候机楼里其他人没有戴口罩,记者顿时感到放松下来,心想:“平静的生活真好,希望国内早日战胜疫情。”德国交通部的一名官员对记者说,他们了解到中国同行对疫情的监测非常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欧洲机场减轻了负担。

走在柏林街头,往日里中国旅游团一个接一个,商场里到处是购买厨具或者欧洲奢侈品牌的中国游客,如今,这些店铺门可罗雀。德国旅游部门的数据显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游客减少了五成以上。记者准备到药店买些口罩、护目镜等寄回国内。走了几家药店,都被告知已经被中国人买光。后来记者了解到,中国驻德各大商会、留学生学者社团以及华人华侨都踊跃为武汉抗击疫情收集医疗资源。

新冠肺炎疫情受到欧洲媒体的广泛关注,它们每天进行实时报道。根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这些报道大多比较客观。一些德国媒体同行还打电话给记者,询问在德国华人是否受到种族歧视。1月31日,一名23岁中国女生在德国柏林米特区被两名女性殴打,柏林警方将此事归为“仇外”事件,德国外长公开表示反对此类种族歧视。德国《明镜》周刊关于“新冠病毒,中国制造”的报道在国际上掀起较大波澜,德新社、《法兰克福汇报》等德国主流媒体都与它的报道划清界限。在这之后,《明镜》周刊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看上去客观了不少。

连日来,记者走访柏林多家中餐馆和亚洲超市,员工都表示,生意并没有受到新冠肺炎很明显的影响。一家中餐馆的陈老板对记者说,这次欧洲媒体相关科普报道做得比较及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帮了他们的忙。

事实上,自中国暴发疫情以来,往日跟记者来往不多的德国朋友、媒体同行、社区的邻居都主动来问好,并询问中国的情况。在社交媒体上,德国人纷纷转发有关疫情的帖子,为中国鼓劲。一名叫托比的网红发起“I Am China(我是中国)”运动,被称为德国“汽车教父”的杜登霍夫教授呼吁德国政府和汽车界帮助中国。

《环球时报》记者的一个感受是,新冠肺炎疫情正拉近欧洲人与中国人之间的距离。不少当地人对记者说,他们从中国大力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看到北京越来越透明的信息政策、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的能力以及中国人的凝聚力,这些都是中国进步的信号。有柏林中国问题专家建议,中国可以借助积极抗疫开展外交,树立更好的国际形象。中国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事实让其他国家民众看到其强者的一面。在抗击疫情中,欧洲人能看到中国人温暖的一面。

责编:赵建东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35155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