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从北京到上海,当“旧”遇到“新”

2019-10-14 05:14 达蒙·史密斯,丁雨晴译 环球时报

英国《多塞特回声报》10月13日文章,原题:10月13日文章,原题:从北京到上海,当“旧”遇到“新” 一位老先生发出响亮的鼾声,空调微微嗡鸣,筷子在盛满糯米、冬瓜、滑嫩牛肉和蘑菇的塑料餐盒上啪嗒啪嗒地响着,车厢前方,滚动的橙色LED字幕通报着列车的速度:351公里/时。

在世界上最快的高铁——京沪高铁——令人惬意的背景音中,我静静地喝着酒。既没有轮子与铁轨接触发出的刺耳响声,也没有铁轨突然倾斜引发的惊讶声,亦无车厢过度拥挤引发的抱怨声。这是一部4小时28分钟的交响乐,由完美无瑕的中国工程技术谱写,充满梦幻般的平静。

这种安静仅遭遇一次“脱轨”威胁,那就是在接受护照和行李检查时。高铁列车上,易燃物品是不受欢迎的“乘客”,因此我化妆包里的气雾剂、发胶和驱虫剂都被严肃的安保人员没收。

在这段沿中国东部1318公里行程的两端,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是现代中国有趣矛盾的缩影:历史上长期的帝国王朝统治,与当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向未来、以技术为驱动的雄心壮志。

(北京)装饰华丽的庭院大门面向东南,以应对来自西北的凛冽寒风。在北京最昂贵的土地上,遍布着狭窄的灰色砖墙小巷。2.5公里长的长城慕田峪段距离北京90分钟车程。橙色的缆车能坐6个人,要花4分钟才能摇摇晃晃地上升到640米高的宏伟的瞭望塔。

当高铁列车准时抵达上海虹桥站,可以明显感到这里的氛围与在北京相比发生了变化。大批衣着时髦的学生和年轻人彰显了一种国际化的、悠闲的氛围。在体验了令人眩晕的夜上海喧闹后,人们又可在豫园觅得一丝宁静。(作者达蒙·史密斯,丁雨晴译)

责编:杨阳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2252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