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让众多发展中国家找到市场”

2019-08-03 07:47 环球时报
图片说明: 阿罗约在论坛上致辞。何卓谦摄

本报赴菲律宾特派记者  倪  浩“上世纪80年代我从政初期,中国正开始塑造着一个经济奇迹,也被称为‘巨龙经济’。那时我还在考虑将来中国是否会成为我们在世界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但未料到的是,相比一个竞争对手,中国更是一个在发展过程中的伙伴,它让众多发展中国家找到市场,并得到中国提供的资本与科技。”7月26日,“一带一路”中国-菲律宾人文交流与经济合作论坛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久未露面的菲律宾前总统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在论坛上的致辞情真意切,道出了菲律宾对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的心路历程。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菲律宾总统府新闻部主办,中国驻菲大使馆特别支持,环球网与菲律宾亚典耀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本届论坛旨在促进中菲人文交流,为双方经济合作铺路搭桥。

中菲合作开启新阶段

阿罗约在致辞中表示,菲律宾和中国现任领导人把菲中双边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2018年11月,两国元首将中菲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向外界释放出两国为共同发展伙伴这一强烈信息。“从菲律宾的角度来看,作为菲律宾的前总统,我敢说,从农业到数字化领域,我们一定会感激中国,并从中国所带来的资本和科技中受益。”

菲律宾总统特命中国特使威廉·利马表示,菲中两国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的主要障碍并不是空间距离,语言鸿沟才是两国合作和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但现在在两国元首共同倡议下,两国正在开启合作发展的新时代。

菲律宾卡加延经济特区首席执行长官罗尔·兰比诺坦言,当下,菲律宾国内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持续增加,应抓住“一带一路”机遇,让菲律宾繁荣发展。

“一带一路”与“大建特建”高度契合

2017年4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推出了名为“大建特建”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将在6年内投资8.4万亿比索,在菲律宾全国范围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涵盖道路、桥梁、机场、铁路、港口、防洪设施等各领域。随着“大建特建”计划紧锣密鼓地进行,基建已成菲律宾政府财政预算中的优先选项,菲律宾基建的“黄金时代”已经来到。

菲律宾卡加延经济特区首席执行长官罗尔·兰比诺在论坛发言时透露,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公布的国家基础设施数据显示,全球137个国家中,菲律宾排名97,大大落后于东南亚邻国。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落后,桎梏了国家发展的步伐。有数据显示,在“大建特建”计划推出当年,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即提高到5.3%,2018年提升至6.2%。按照预期,到2022年该计划结束,这一比例将超过7%。

阿罗约说,“一带一路”倡议与菲律宾的“大建特建”计划高度契合。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经由东南亚地区,而后在西端进入非洲和欧洲东部,而菲律宾的地理位置宛如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一座贸易往来中心。因此,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菲律宾大有可为。

中企的菲律宾机会

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林育庆表示,中菲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多项合作,达成诸多商业协议,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如今,中国已经发展为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及最大的外资来源国,许多项目正在筹备中。例如,中国电力建设公司投资30亿美元建设位于北拉瑙省和巴丹半岛等地的发电站;中海油参与了八打雁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中国电信成为菲律宾第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中交一公局集团亚太区域公司副总经理兼菲律宾办事处经理侯建超认为,菲律宾的地铁、道路交通老化,公共交通体系落后,且城市、道路规划皆沿用二战时期美军遗留体系,秩序混乱、交通拥堵,现有市政设施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无法满足城市发展与民众的需求。目前,菲律宾政府已经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政府计划在今后30年内每年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少于GDP的5%。林育庆表示,在当前全球不稳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基建合作将为大马尼拉地区带来长期的、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中菲两国的商业交流近年也显著增加。越来越多中国公司和投资者来到菲律宾考察投资前景。根据菲方官员透露的数据,截至2019年2月,中国在菲的建筑承包商数量占比36%。中建一局集团菲律宾公司总经理付玉成表示,菲律宾建筑市场有一定特殊性。中国企业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有良好的项目管理人员和稳定的劳工队伍,以应对目前菲律宾建筑业管理人员和劳工缺乏这一普遍现象。此外,相对国内,当地政府的办事效率没那么高,所以了解清楚办事流程和方式,找对政府部门和关键人非常重要。

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市场副总裁薛守春表示,菲律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东盟的人口大国,有着巨大的卫生与健康需求。作为中国健康产业的企业代表,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今年6月正式启动菲律宾市场,并在这里设立了分支机构,希望为菲律宾人民提供高品质的中草药健康产品和服务,并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责编:田刚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214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