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雕像“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的往事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身穿工装的健壮男子和穿着连衣裙的婀娜女子站在一起,两人手中分别拿着锤子和镰刀——“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纪念碑竖立起来,象征着苏维埃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永恒联盟。
塑造了胜利者姿态
这座雕像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雕塑大师维拉·穆欣娜(Vera Mukhina)和建筑师鲍里斯·约凡(Boris Iofan)为193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共同创作的作品。这是苏联第一次受邀参加这种活动,因此政府希望能够制造轰动效应。“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雕塑被安置在苏联馆。雕像代表社会主义国家以胜利姿态出现在全世界面前。约凡后来写道,创造这座雕塑就是为了让它成为苏联馆的主要展品,事实上,它也确实达到了这个目的。
与纳粹德国的较量
在巴黎世博会期间,二战中的两个死敌——苏联和纳粹德国之间的较量已经展开。两个国家的展馆分别位于夏悠宫的主要步行大道两边。由臭名昭著的纳粹建筑师阿尔伯特·斯佩尔(Albert Speer)设计的德国馆就像一个巨大的“III”(代表第三帝国),顶部是纳粹十字标志和纳粹鹰雕像。苏联社会主义和德国纳粹的象征相对而立,成了世博会管理机构一种法国式幽默的表现。而且,苏联馆和德国馆都获得了世博会大奖。
安置不得其所
世博会结束后,“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雕像被运回苏联。然而,有个问题需要解决,雕像从法国的巨大底座拆下来后,苏联政府必须找个地方妥善安置这座高达24.5米的巨型雕像。起初,相关部门考虑把雕像安放在伏尔加河沿岸的雷宾斯克水电站,后来又想放置在莫斯科的麻雀山上。在那里,几乎全城的人都能看得到。不过,这些想法都不可行。1939年,苏联国民经济成就展览(现为全俄展览中心)开幕期间,雕像被放置在主入口前,新的基座较小,比巴黎的底座低了3倍。
成为电影制片厂象征
1947年,“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雕像成为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标志。从那以后,在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每一部电影开始前,观众都能看到拿着锤子和镰刀的男女形象。2003年雕像进行修复,2010年才再次亮相。此时,雕像又有了高大的基座(34.5米高),于是,总高度接近60米的“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成为俄罗斯第五高的雕像。
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