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每一个排挤消息都是清醒剂

2019-05-31 00:34 沈逸 环球时报

IEEE旗下的通信学会(ComSoc)内部疑似排除华为公司相关人员参与论文评审等活动的电子邮件,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说,这一举动并不让人感到奇怪。事实上,IEEE这样的组织无论其成员如何国际化,无论其业务范围看起来与政治有多少的距离,它仍然是一个美国的组织,仍处于美国政府的管辖之下。当美国政府启动了相应的程序,所谓“科学无国界”的美好理想,就会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形成巨大的反差。

通信学会的举措发生在美国针对华为采取更加精准、更加全面、更加强硬的制裁措施之后,同时也反映了这样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日趋全球化的经济-生产活动,与美国继续奉行排他性的国家利益认知,以及具有显著冷战性质的行为模式之间,日趋呈现出不适应和紧张的状态。这当然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发展早期,美国确实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现在这届美国政府,显然已经背弃了此前曾经遵循过的正确的理念和主张,行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同样的,实践也已经证明,继续让这样一个美国政府握有对IEEE这样组织的司法管辖权,对全球来说,都是一个显著的威胁和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从美方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之后,各类相似组织的做法看,也能看出一些微妙的迹象来:很多组织“开除华为”的新闻,都经历了反转。一开始似乎是斩钉截铁地切断与华为的联系,之后引发各方关注。诸如“华为因为遭遇开除所以手机没法继续使用SD卡”等看上去很真的假新闻层出不穷。然后,被提及的相关组织又会用把华为重新或者部分拉回的方式,导致新闻反转。这从侧面说明:这个世界,终究是靠实力生存的。对相关的组织来说,其所掌握的制定技术标准的权力,只有在华为这样兼具技术创新和生产制造能力的巨头加入其中之时才有意义。一如对今天的世界来说,任何严肃意义上的规则,如果排除了中国的参与,亦或没有得到中国的认可,其实际价值只能是用于少数新闻媒体的狂欢。

所以当看到通信学会疑似排除华为的消息时,应该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去看待:

其一,不要一看到这样的新闻就认定“天塌了”,“赶紧投降”。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中国不会因为这种程度的打击就面临生存考验;亦或,任何在这种冲击中呈现出“一触即溃”的脆皮,也不是符合当下中国需要的。与其说是打击,不如说是一剂“理想主义鸡汤清醒剂”。

其二,不要一看到这样的新闻就对开放产生情绪。坚定地走自主开放的道路,面对美国的卡脖子,我们拿出的解决方案决不能是此前已经被证明过存在显著缺陷的“大而全”、“小而全”。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已有持续深化开放的明确指示。

其三,放弃幻想,认真做好份内该做的事。美国的举措证明,对任何国家而言崛起没有捷径,短板要补上、欠账要还清。认真攻坚克难,兢兢业业定下心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节奏,朝着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继续努力,则中美战略博弈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中华民族不可阻挡的复兴。(作者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责编:赵建东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367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