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巨著改编成电影,原创、短篇更易成功?

2019-03-20 02:25 董铭 周洋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董铭 环球时报记者 周洋】把一部体量巨大的科幻史诗浓缩在几个小时的银幕上,这样的挑战又有新的践行者。美国《好莱坞报道者》17日称,由经典科幻名著《沙丘》改编的电影版已正式开拍。新版《沙丘》(如图)由接手科幻大片《银翼杀手2049》《降临》的著名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定档2020年11月20日北美上映。目前确定的演员名单包括提莫西·查拉梅、丽贝卡·弗格森、夏洛特·兰普林、哈维尔·巴登等一众明星,华裔明星张震也有望加盟。再算上配乐大师汉斯·季默,视效师保罗·兰伯特、艺术指导帕特里斯·维梅特,《沙丘》光是台前幕后的阵容堪称业内顶配,无愧于“科幻巨著”体量。

失败的林奇版《沙丘》

弗兰克·赫伯特初版于上世纪60年代的《沙丘》,讲述发生在沙漠星球亚拉基斯的史诗故事,被美国科幻学会称为“天才之作”,相继斩获科幻和奇幻文学界最高荣誉“星云奖”“雨果奖”。在科幻大家阿瑟·克拉克看来,《沙丘》“独具匠心,足以与《指环王》媲美”。从电影目前透露的剧情来看,“天才少年保罗·亚崔迪为保护家族和人民,前往宇宙中最危险的星球亚拉基斯冒险,各路人马也来争夺那里最珍贵的香料资源”——基本就是小说《沙丘》的世界观展开。

《沙丘》上次在银幕上的尝试是在1984年,由以心理惊悚见长的大师大卫·林奇执导。当年各方对于这部科幻片寄予厚望,资源投入巨大且拍摄过程艰苦,为拍出浩海的沙漠星球景象曾动用200多人清理出3万平方英里的墨西哥沙丘,现场工作人员大批感染上疟疾……然而《沙丘》上映后票房和口碑都不理想,林奇也一直不满片方环球影业独揽剪辑权,为了商业考虑把影片剪短到两个多小时,删掉很多重要场景。

原创、短篇更易成功

林奇版《沙丘》是电影史和科幻史上一个著名的失败案例。论票房,科幻电影是最“吸金”的重工业电影类型,但稍有不慎就会像《未来水世界》和《地球战场》那样沦为笑柄;论历史和题材,科幻片基本也相当于整个电影史,法国先驱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至今已愈百年,包括凡尔纳、阿西莫夫、克拉克等科幻大师都贡献足够丰富的题材,但成功改编电影的例子并不算多。反倒是《异型》《星球大战》《终结者》《黑客帝国》这样的原创科幻电影更加成功,卡梅隆、沃卓斯基等导演不拘泥科幻小说框架,更愿意按照电影内在规律来创作,呈现出更灵活、更贴近观众的效果。

细数获得星云奖和雨果奖的科幻巨著,会发现电影改编完整并获得同样经典地位的比例并不算高。譬如奥森·斯科特·卡德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安德的游戏》,前几年好不容易拍成电影,虽视效出色但反响平平,对游戏的套用和外星种族的刻画被批还不如老片《星河战队》。相比之下,倒是一些中、短篇科幻小说更容易改编成电影,如唯一获奖的漫画《守望者》,就在2009年被扎克·施耐德搬上银幕后,大获好评;海因莱因的《你们这些还魂尸》拍成《前目的地》,把时空穿越的悖论玩得彻底;获得星云奖的《你一生的故事》曾被质疑很难改编,拍成《降临》后也颇具韵味。

中国科幻电影的下一步?

科幻经典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对未来的畅想,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哲学性思考。以目前好莱坞特效水平来看,拍出星际大战、外星文明和时空穿越这些常见科幻元素并不难,关键在于如何准确地诠释科幻作者在小说中传达的哲学理念和文明境界,突出前瞻性的启示意义,而不至于沦为披着科幻皮的动作片。所幸,如今全球化电影市场对科幻片需求量巨大,商业前景看好,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工业体系不缺钱也不缺技术,新兴流媒体平台又吸引来大量资金和观众,像《沙丘》《三体》这样体量的科幻巨著电影化都已在日程上,就连《基地》三部曲也要被苹果旗下公司拍成剧集,这在十几年前是不敢触及的。

而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来说,今年春节档的《流浪地球》只是一个起点。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丁亚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类型电影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影像之下,能体现人类命运同体的、独具匠心的理念思路才能冲破桎梏,成为下一部硬核科幻片。”

责编:赵建东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143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