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刚:叙利亚赈灾难,联合国的呼吁应重视
据最新的报道,截至本周一,土耳其和叙利亚上周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3.6万人。与土耳其系统性地开展震后搜救、赈灾工作不同,叙利亚的震后情况举步维艰,更加令人揪心。虽然叙利亚不在震中,但连年战乱导致其基础设施脆弱,西北五省尤其是伊德利卜省和阿勒颇省灾情严重,上万人伤亡。而且,霍乱肆虐、雨雪连天、道路中断、粮食短缺等,使叙利亚近400万地震灾民雪上加霜,部分受伤平民因缺医少药、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联合国方面表示,叙利亚地震后可能有多达530万人无家可归。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格里菲思坦言,由于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矛盾,以及西方与叙政府的矛盾,地震发生以来,联合国向叙反对派控制区人民提供的援助十分有限。美西方对叙利亚制裁已持续十几年,加上叙地震灾区位于政府军、反对派和极端组织控制区的交汇地带,导致震后救援协调工作一直进展不顺,甚至引发更严重的次生灾害。美西方宣布只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沙姆解放组织阻挠联合国救援车队进入地震灾区,叙利亚政府反对国际救援物资落入极端组织手中等,都增加了协调难度。此外,拜登政府在叙坚持“边制裁、边救灾”的消极政策,宣传阿萨德政府赈灾“无能”,试图将救灾议题政治化和工具化。美国敦促叙政府开设跨境通道,却不愿从叙政府控制区进入灾区开展救援。
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裴凯儒呼吁各方搁置争议、不分国界和边界,全方位向叙利亚提供资源。他敦促西方国家不要给叙利亚震后救援行动设置障碍,同时建议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控制区都应获得援助,不能把救援政治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指出,面对叙利亚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国际社会应加强团结而不是加剧分裂,应以人道主义救援为要务而不是以政治博弈为目标;任何形式的制裁都不应干扰目前对叙利亚人民的救济。联合国的声音代表全球的共同呼声,联合国对叙利亚现状的担忧应引起国际社会的共鸣和高度重视。
但遗憾的是,围绕着救援的政治博弈仍未结束。拜登政府高举“价值观外交”的大旗,但在地震发生后继续坚持“凯撒法案”,拒绝改变对叙制裁政策,反对同阿萨德政府开展抗震合作。之后,在国际社会压力下,美国被迫暂时放宽对叙制裁措施,但仅限与地震救灾赈灾需求相关的交易,时限180天。美国这种形式的放松制裁只是在国际舆论面前做出一种姿态,无意从根本上解决叙人道主义危机问题,甚至借人道主义危机向叙利亚政府施压。众所周知,“凯撒法案”授权美国总统以“战争罪”和“侵犯人权罪”为由对叙追加制裁,但制裁酿成了新危机,使平民成为受害者,恶化了叙利亚人权状况。国际社会此前已经多次敦促美国解除,但美国始终无动于衷。
长达12年的叙利亚战争导致50万平民死亡、1000万人流离失所,多达660万难民涌向邻国。美国以俄乌冲突中叙利亚同乌克兰断交、力挺俄罗斯为由,追加对叙制裁,实施贸易、能源、金融等立体制裁,导致叙利亚缺乏必要的食品、药品和燃料,物价飞涨,70%的平民需要人道主义救助。美国的“长臂管辖”与胁迫外交还使欧洲及其中东盟国与美国一道对叙制裁,使叙利亚危机雪上加霜。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灾难面前,国际社会应搁置政治分歧、向叙利亚施以援手。俄罗斯、印度和伊朗在第一时间向叙提供紧急援助;阿联酋派出救援队;卡塔尔宣布在叙北部为灾民修建一座城市;连与叙利亚有矛盾的以色列也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中国与叙利亚感同身受,没有忘记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众多中东国家慷慨解囊。如今,中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向叙利亚派出救援队,提供3000万元紧急援助,中国红十字会和民间力量向叙利亚提供了数千笔人道主义救援,包括资金、设备、医疗、粮食、生活品等,中国驻叙利亚使馆及在叙华人华侨也博施济众,通过叙利亚红新月会等捐款捐物。
无论如何,推动叙利亚人道主义救助问题得到解决,以免错过救灾最佳时间而引发新的危机,应当是当前首要的议题。相关各方无论在哪个环节都要为人道救援让步,搁置争议,以叙利亚人民为中心,相向而行、共同行动。(作者是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