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马克思主义学者普拉沙德:中国是欧亚大陆稳定重要支柱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美国国会日前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企图在科技和经济领域遏制中国发展。华盛顿还不断炮制所谓“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印度马克思主义学者、三大洲社会研究所执行主任维贾伊·普拉沙德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环球时报: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中国过去的变化,您会用什么词?
普拉沙德:也许是“试验”这个词。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特点就是为了不同的目标不断展开试验。许多试验已经有了成果,比如中国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的巨大成功以及令人惊叹的新技术发展等。当然,中国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威胁世界和平的势力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威胁中国,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做大量且细致的外交工作。
环球时报:您还记得最初来中国时,中国给您留下的印象吗?现在提到中国,您最先想到什么?
普拉沙德:我第一次来中国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还是一个小男孩,和母亲一起来的。我们来到中国农村。当时中国农村虽然还不富裕,但农民们的“精气神”却很足。可以说,新中国成立时,废除的不仅是地主的特权和他们对土地的控制,还有那些陈旧的生活方式与思想。
现在我在中国时,首先注意到的是科技的发展。我认为中国在科技水平上已经和先进的工业国家没有什么差别了。当然,在创造财富和发展科技的过程中,中国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关于这一点,我也注意到中国政府对腐败采取了非常强硬的态度。
我最近一次到访中国是在2019年,也就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前一年。作为报道中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记者,我在许多地方聆听了人们对改革开放的讨论。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人在庆祝改革开放成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对自身问题持开放态度。
环球时报:最近几年,西方国家对中国尤其是对中国社会制度的妖魔化越来越严重。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普拉沙德: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到奥巴马任期结束,在这一时期,美国还是以相对比较积极的态度看待中国的,但后来一切都变了。这期间有两件重要的事情发生:第一,中国的科技发展威胁到了西方企业在技术上的垄断地位,目前西方各大公司的大部分利润依赖于知识产权;第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和欧洲日益融合,很多欧洲国家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这当然也对美国构成巨大挑战。出于上述两个原因,美国加强了对中国的施压,这是一场既在贸易领域也在信息领域的“战争”。
环球时报:近年来西方还不断炮制“中国威胁论”,把中国描绘成威胁他国安全的国家,以在世界上孤立中国。他们会得逞吗?
普拉沙德: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首先,我认为在信息战领域,中国还弱于西方。不过,事情正在发生转变。比如我们已经看到,世界很多地方的人不再完全相信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言论。
但这些是不够的。中国对非洲正在发生的一切是什么看法?对美国发生的事情持什么观点?人们并不太清楚。欧美国家对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给出了一套西方的理论,对印度的情况也有一套说法,而发展中国家还没建立起一套令全世界信任的体系。我们现在应该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了。
环球时报:国际上有一些类似“中国崩溃论”的论调。您对中国的未来是否乐观?
普拉沙德:我对中国的未来持乐观态度。西方对华施压将会是一个严重问题,对此中国不应掉以轻心。西方对中国施以巨大压力,但我们没有看到中国出现崩溃的迹象,只看到美国和盟友之间的巨大分歧,所以我认为需要提醒美国停止对华打压,美国的行为不会让中国崩溃,只能让自己崩溃。坦率地说,我并不希望西方以灾难式的方式崩溃,因为这可能导致可怕的冲突。
环球时报:您认为,中国对全球秩序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未来还会有哪些影响?
普拉沙德:中国加入一些多边机构,更有助于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现在中国是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国,也是欧亚大陆稳定的重要支柱。
我很高兴地看到,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中国愿意代表发展中国家以及人民去和富裕国家谈判。对全世界穷人来说,中国像是一盏明灯。
环球时报:从过去这些年来看,您认为中国共产党有哪些执政经验可以供其他国家借鉴?
普拉沙德:我认为中国共产党最值得学习的一点是不教条。这也是为什么我会用“试验”这个词来形容中国过去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时俱进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这是它进步的源泉。不失去原则,但永远跟着形势发展与时俱进,这非常重要。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