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专访联合国难民署亚太局局长:“我们正争分夺秒与阿富汗的严冬角逐”

2021-10-26 03:42 王雯雯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王雯雯】阿富汗难民危机仍在持续之中,西方国家不断高涨的民粹主义情绪会对难民接收工作带来哪些影响?联合国难民署亚太区域局局长英德里卡·拉特瓦特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很不幸,反难民情绪和仇外心理在许多国家存在”,当务之急是消除对难民问题的恐惧。

据拉特瓦特介绍,随着局势变化,背井离乡到邻国的阿富汗人数量已相对减少。然而,国际社会还应关注在此之前流离失所的数百万阿富汗人——在巴基斯坦约有140万,在伊朗有78万。这两个国家总共接收了约3/4的阿富汗难民,那里的政府和人民已为流离失所的阿富汗人提供了40多年的人道主义支持。   

拉特瓦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那些被迫逃离家园寻求安全的阿富汗人通常是两手空空的,对他们来说,缺少充足的庇护所、干净的水源和食物。因此,救助的第一步工作是确保核心物资尽快送达难民手上。联合国难民署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的泰尔梅兹新建一座物流中心,并经由巴基斯坦陆路运输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我们正争分夺秒与阿富汗的严冬角逐,隔热材料和毯子等基本物资将成为救命物品”。

谈到欧美国家同意接收阿富汗难民,但实际接收的难民数量非常少的问题,拉特瓦特表示,伊朗和巴基斯坦对阿富汗难民的友好和包容政策绝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应对任何大规模难民涌入问题,显然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分担精神。某些国家表示愿意帮助撤离或重新安置需要国际保护的阿富汗人,联合国难民署对其中传达出的团结一致表示欢迎,但这些努力仅能覆盖数百万需要援助的阿富汗人中的一小部分,“很不幸,反难民情绪和仇外心理在许多国家存在,而对难民的恐惧通常是基于误解”。

拉特瓦特表示,目前一个更为积极的趋势是——联合国难民署为服务难民建立的学校、医院等设施也可以向当地居民开放。当地民众可以更好地理解难民的处境,得到良好帮助的难民也能回馈当地社会。

责编:袁小存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207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