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教育”破坏孩子创造性思维

2021-05-10 10:04 环球时报

江苏淮安一所幼儿园

 重庆街头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指示牌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夏  雪  本报记者  邢晓婧  张雪婷

“拔苗助长”的故事为人熟知,而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却在学生身上屡禁不止。近日,教育部出手严打课外班、补习班对学生进行“超前教育”。教育专家认为,进行过度的超前教育,是扰乱教学秩序的表现,实际上弊远大于利。

有满足感却经不起推敲

“孩子一岁的时候送到幼教班,机构老师竟然说‘来晚了,别人家孩子5个月就送来了’。”这是北京居民赵先生切身经历过的荒唐事。赵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开始主要是因父母双方上班,想找个托儿所照顾一下小孩。但在和其他家长交流、向数个幼教机构咨询之后,赵先生和妻子变得愈发焦虑。“比如,以前考虑过孩子上小学开始上英语课外班,结果有家长说上幼儿园就开始请外教。”赵先生称,这种相互竞争的心理令家长越来越想早早让孩子“抢跑”,“我们原地不动,别人都在超前,等于我们就落后了”。

然而,课外超前教育真正能给孩子带来多少益处?正在读高二的于同学从国内疫情较严重时期开始上线上的课外辅导班。他对记者说,虽然不能说辅导班毫无用处,但感觉投入的精力和回报相比还是不平衡。于同学介绍称,辅导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巩固学习过的内容,二是进行下一年级的超前教育。对于后者,于同学坦言,“有的同学觉得在课外班学过了,上课开始学这部分内容时反而不好好听课,有点本末倒置”。他认为,对于超前学习的内容,课外班也只是进行浅显的介绍,“要是真对这部分的考题有掌握,还是要靠学校课堂上反复大量做卷子才行”。

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姚炜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超前教育”违背儿童脑发育及身心成长规律,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的超前教育有了市场认可度,报名火爆。但许多家庭并没有认识到其隐藏的问题。”姚炜举例称,有机构教授一年级孩子负数知识,其中包括认识数轴、学会正负混合运算,而这一内容在学校教材中是初一才学的。还有培训机构的一年级教材中甚至有初中代数的内容。“这些培训机构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课堂游戏、礼品奖励等形式上很活泼的东西吸引孩子,家长也觉得效果不错,似乎达到所谓‘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孩子通过超前学习,学到同龄人不知道的知识,在同学、家长面前可炫耀,有满足感。”

然而姚炜表示,这虽然看似有“激发思维能力”的效果,但却经不起仔细推敲。他举例称,当孩子认知达到一定水平后,应该是通过听天气预报、读温度计、实体感知产生疑问:“什么叫零下温度?”继而探知“负数”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与提前把知识告诉孩子所达到的效果或许在短时间内是一样的,但从长远看,超前教育会透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压抑其创造性思维发展,造成习惯等待被“告诉”,缺乏自主探索的精神。

海外“拔苗助长”现象也严重

在补习班文化盛行的韩国,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参加各种课外辅导。韩国课外补习班的核心同样是“抢跑”。为了遏制“超前学习”现象,减少课外辅导花费,使公共教育正常化,韩国政府于2014年9月颁布了《超前学习禁止法》。该法案明确规定在小、初、高阶段不能超前学习或超纲出题。然而,该法律只适用于学校,不适用于补习班等课外辅导,所以这并没有阻挡家长们的迫切心情,对超前学习的需求全部转移到了校外补习市场。

今年是《超前学习禁止法》实施的第七年,课外辅导费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步步升高。课外辅导费总额从2015年的17.83万亿韩元涨至2019年的21万亿韩元,每名学生月均课外教育费也从24.4万韩元上涨到32.1万韩元。韩国教育部去年公布的资料显示,2019年中小学学生课外辅导的参与率为74.8%。

韩国初一学生崔同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上补习班,每天上到晚10时,周末也没法休息。她疲惫地感叹,“成年人都是‘一周5天工作’,我们小孩却要‘一周学习7天’,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如果补习班能够在周日集体休息,我也能一周休息一天了吧!”

专家认为,这一现象带来的后果是,学校老师认为大部分学生通过课外辅导进行超前学习,会以这些学生作为标准来,所以教学主要以解题为主,对于很多概念性的知识只是一带而过。然而,并非所有学生都接受了课外辅导,长此以往,参加课外辅导和没参加的学生之间差距会越来越大,造成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这种超前学习和灌输式教育会使学生丧失兴趣和创造力,过度制造教育竞争焦虑。

跳级≠超前教育

有一些家长注意到,以美国为例,一些国家允许学生进行“跳级”,即在学生的知识水平已经超过其同龄人时,可向学校提出申请,升高年级进行学习。中国的部分地区和学校,也允许学生提出跳级申请。对此,专家认为,不能将跳级和超前教育进行混淆。

“跳级反映的是英才教育,或者叫资优教育,与超前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姚炜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英才教育针对的是少部分极具天赋、智力超群的孩子,他们在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等方面超出一般同龄人水平,通过接受特别的培养,获得超常发展。姚炜称,我国的英才教育目前比较零散、体系欠缺,从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来看,有必要在创新拔尖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方面加大力度。社会树立起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观念。“对资优孩子进行特别的培养并不是在加大教育不公平,反而是让‘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孩子的脑发育是有规律的,教育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教授恰当的内容。”即便是跳级的学生,也遵从着这样的规律。姚炜表示,英才教育和超前教育根本的不同是对象不同。“英才教育的对象是经过权威机构严格和科学鉴定的,符合条件的孩子才能进行英才教育。校外培训机构的超前教育,则大多是报名交钱就可以上的。”

责编:吴婷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199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