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郑叶来:从芯片到硬件,我们很有信心

2019-09-19 12:59 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无论是测性能还是性价比,华为云都是很好的。”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在接受包括环球网科技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它被测过无数次,因为这本身就是华为原来整个IT系统的在线化。从芯片到硬件,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下不碰数据,上不做应用

在他看来,云服务从本质上来说,它还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极致的性价比,过去三十年在IT的产业上,所有的客户最终的选择,归根到底还是经济问题,就是极致的性价比。只有极致的性价比,慢慢就有客户上来。你看每一代CPU的变化和技术的变化。

郑叶来告诉记者,“做B端的生意,它一定不可能去挣快钱的。今天很多的客户都把数据中心交给华为了。最早哈药集团,包括昨天有一个很大的互联网客户,数据中心也不搞了,交给华为,没有啥不放心的。”

他进一步指出,“一开始做云的时候。我们就讲了,‘下不碰数据,上不做应用’,我们就是干中间这一个苦活儿。把我们原来这些计算的能力、存储的能力、网络的能力,用云服务的形式提供给我们的客户。”

投芯片就像养儿

对于互联网公司积极投资研发芯片的现象,郑叶来认为,“这是一个好事儿,大家都来做,这个苦活儿、脏活儿干多了就知道,(不过还是要)看谁能耐得住”。

他表示,“投芯片就像养儿子,芯片成功流片、验证通过都不能说是芯片已经成功,仍然要看芯片的最终能效。“

“我做IT产品线总裁时投了四个芯片,我一直认为,投芯片就像养儿子一样,到什么时候你才知道儿子有没有成才呢?结婚都不算,至少他自己生了儿子之后,才知道这个儿子有没有出息。所以投一颗芯片,我们芯片流片出来了,真正验证通过了,只能说它的数理逻辑没有出错。但是这个芯片最终的效能怎么样?不仅要看芯片,还涉及到设计周边的系统。”他对记者表示。

跨越AI商用裂谷

日前,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郑叶来提出跨越AI商用裂谷的四大要素:

首先要明确定义商业场景。即明确项目的商业目标,界定清晰的范围边界,场景可闭环、可预测具备充足的数据资料。

其次,触手可及的强劲算力。当前算力不充沛、不经济、难获取。以华为举例,公司内目前日均AI训练作业任务超过4000个、训练时长超过3.2万小时, 而且还有大量的作业在排队。

第三,持续进化的AI服务。AI时代,构建一个生产运行与开发训练闭环的在线系统非常关键,能让模型持续适应环境的变化,成为持续进化的AI。例如,华为云全流程模型生产服务ModelArts通过AI持续迭代框架,提供端边协同能力,加速企业AI化进程。

第四,组织与人才的适配。AI的智慧来源于人类智慧数字化,要遵重以人为本的初心,适配相应的人才、组织和流程。

资料显示,目前,华为云工业智能体已经广泛应用于能源、矿业、电力、水泥、化纤等多个工业领域。例如,华为云携手中国石油,通过工业智能体认知引擎来辅助识别测井油气层,将油气层识别时间下降70%;华为云工业智能体的智能预测引擎助力三联虹普,让客户需求匹配率提升了28.5%;华为云与鑫磊集团合作,使用工业智能体的智能优化引擎,将AI能力引入配煤环节和焦炭生产质量预测,让配煤准确率超过95%,每百万吨焦炭节省成本超过1000万元。

最后,他表示,“我一直跟我的团队讲,我们先干两件事——第一,把每个行业最里面的标杆客户全部服务好打下来;第二,把他们服务好,让他们开心地从他们的口袋里把钱掏出来。商业逻辑是简单的,就是把你服务好,让你的业务发展好,所以这些逻辑都没有变化。”

责编:连丽敏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615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