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艺术家:中国文化滋养了我的想象力

2019-09-18 08:30 范久莹 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 范久莹】“克服了最初的不适应之后,就像许多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一样,我爱上了中国人的坚韧、自律、决心,也爱上了他们的细腻和爱心”。保加利亚汉学家、艺术家普拉门•列格科斯图普向环球网记者道出了他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心境与理解。

相识越久迷恋越深

从2010年第一次访问中国至今,普拉门•列格科斯图普访问中国超过15次,可谓与中国结缘已久。

多年间,他的足迹踏遍了中国的众多角落。他说:“我去中国的次数越多、待的时间越长,她给我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他介绍说,中国城市的规模始终让他难以忘怀,庞大的建筑群与交通枢纽,车水马龙一派生机勃勃。

克服了最初的不适应之后,就像许多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一样,他开始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中国,从此他对中国人的坚韧、自律及细腻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中国文化有了更独特的理解。

中国元素激发创造热情

“我对中国的神话、哲学和宗教很感兴趣,其中衍化出的思想、形象、信仰、传统与习俗相互融合,滋养了我的创造性想象力。”在多年游历中,中华文化的诸多元素激发了普拉门这位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至今普拉门已分别在上海、武汉、北京、深圳等地举办艺术展。普拉门还在采访中表示想要筹办一个新画展,主题拟定为“中国谚语”。

普拉门与其带有中保两国文化元素的绘画作品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曾在普拉门画展上表示,艺术来自生活经验,来自现实,丰富多彩的世界与充分的情感,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希望在普拉门未来的作品中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

除了绘画作品之外,普拉门在2018年撰写了《路·龙·艺术家》(The Road. The dragon. The Artist)一书,在书中他阐述了中国如何成为建立全球新秩序的中流砥柱,并研究了中国人对神话、哲学和宗教的理解,以及它们与当今中国高速发展的关系。“保加利亚的读者可以通过我从艺术家、教育家、汉学家的视角来了解中国,而中国的读者则同样可以从外国人的视角窥见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普拉门对记者说道。

中国智慧帮助扩大朋友圈

普拉门参加汉学会议

普拉门并非从西方视角来看待中国文明,而是认为中国现代治国理念或许植根于古代的哲学智慧,例如“和而不同”、“阴阳”、矛盾统一等。“也许正是因为有千年的传统、哲学和智慧,中国领导人才得以熟练地运用经济、文化和公共外交的工具,在世界范围内结交朋友和盟友。”

在“17 + 1”合作机制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普拉门认为文化、艺术、科学和教育起到了连接中国与保加利亚两国的桥梁作用,使两国关系快速长久发展。此外,作为孔子学院总部高级顾问,普拉门盛赞了孔子学院在中保文化交流中的多重作用。“孔子学院通过展示中国独特的文化与历史,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使人们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孔院还在培养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才。这些人才将来会在中国国际交流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普拉门的儿子阿纳托利(Anatoly)也在武汉学习了一年中文,现在即将在天津取得硕士学位。

普拉门始终带着热情与活力探索中华文化,一边在绘画中讲述中保文化交流故事,一边通过理性思考创造性地诠释中国。他的汉学世界为中国朋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一样,为当代与未来、中国与海外架起一座文明之桥。

责编:刘婕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524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