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记者直击:走进冲突后的元朗,近距离观察激进反对派的“眼中钉”

2019-07-24 00:15 环球网

21日晚22时许,港岛上环地区的大批激进分子刚刚冲击完中联办,与清场的警方在信德中心外对峙,几乎同时,西北方向20多公里外的新界元朗区发生一起突发事件,有身着白衣人士在香港西铁线元朗站用藤条等工具追打身穿黑衣人士,事件造成45人受伤。反对派指责警方“未能及时到场”,舆论视线迅速从激进人士制造暴乱侮辱国徽转向“无辜市民被黑社会殴打”。

尽管香港警方迅速对事件展开调查,但激进人士却不断煽动次日去“复仇”,23日,被反对派指“跟白衣人握手”的立法会议员何君尧父母的坟墓遭到激进人士损毁,“元朗会发生什么?”让很多人捏一把汗。《环球时报》记者近日两次前往元朗,近距离观察这块被激进反对派视为“眼中钉”的地方。

走进元朗区,街面恢复如初

22日晚20点,港岛开往元朗的968路公交车上,一路只有包括《环球时报》记者在内的5名乘客。“平时可不是这样!都快坐满了!”一名回元朗的女乘客刚给家人打过电话,询问“家那边是否安全?”她对记者说,今天一整天网上都在传元朗有“帮派寻仇”,可能“有大型事件将要发生”。正如这位女乘客所讲,一些港媒甚至未经求证就将传言直接放在网站醒目的位置,提醒市民“下午15:00-晚上22:00切勿前往元朗。”

不出所料,晚9点的元朗已是静悄悄,沿街商场和店铺全部关闭,这种情况并非入夜才有,当日白天开始,就有网友在社交媒体转发元朗“空城”的照片,因为一些村民收到“温馨提示”,建议他们尽早落闸关张。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的时候,往往只是虚惊一场。22日众多港媒炒作的“元朗黑夜”并没有如期而至。一些香港朋友渐渐反应过来,纷纷向记者表示这可能又是反对派在“放风”,目的是干扰元朗的正常生活。

图:元朗街边的标语(拍摄: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 范凌志)

23日上午,《环球时报》记者再度来到元朗,街面已恢复如初 ,元朗广场九点多就已开张,商场下的麦当劳已坐满吃早餐的上班族。“捍卫元朗和谐,维护地区安宁”的标语在每一条街道都有,路边铁栏上何君尧议员的宣传海报上,仍留有反对派的侮辱性涂鸦。记者的相机并不会吸引猜疑的目光,路边或有几个身穿黑色衣服的市民,也完全不会招来敌对行为,反对派近来不停声称“穿黑衣服进元朗有危险”的言论显然并不属实。

22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对元朗发生的暴力行为予以强烈谴责,表明特区政府同样会全力调查跟进,依法追究。但香港社交媒体上反对派煽动暴力的声音仍然在发酵,“7.27光复元朗”成了激进人士挂在嘴边的新口号。

为什么是元朗?

责编:杨阳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837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