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专家热议原油产融发展趋势

2019-07-21 14:53 环球网

【环球网  记者  刘晓旭】7月18日,由五矿经易期货有限公司主办,好能源、中欧智慧能源协会协办的“2019北京原油产融创新发展主题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

本次论坛主题以能源安全与科技创新为主题,研讨了如何深化油企改革,坚持原油产业绿色和创新发展战略,提高原油产量,减少原油进口依赖度,确保我国能源安全。

自然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原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探司副司长车长波在《中国能源战略》主题演讲中提到,油气问题备受关注也是由其七大特征所决定的:一是战略属性,涉及政治、经济、安全、战争和民生;二是紧缺性;三是金融性,石油充当了金融衍生品;四是不可替代性;五是分布不均衡性;六是消费不均衡性,世界油气主要分布在中东,前苏联地区和北美,世界油气消耗主要集中在亚太,西欧和北美;七是供需不稳定性。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便是到了后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与矿产资源仍然需要保持较高的人均消费水平。预计到2050年,我国要跻身世界强国前列,仍将需要大量的能源与矿产资源作为支撑。世界上油气资源将进入产能的高点,价格上涨,购买难度加大,争夺加剧。新时代赋予了能源安全新的内涵。迫切需要我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型能源观为统领,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能源安全保障中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为出发点,以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协调好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衔接好国内能源与境外能源的供需关系,统筹好能源开发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着力提升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供应和支撑,切实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中化集团首席研究员、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王能全在《国际石油市场格局及其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分析与对策》演讲中指出,“石油的时代”仍将延续,中美印决定全球能源消费的当前和未来。未来30年是我国能源革命的战略机遇期,2040年前后我国能源和石油消费有可能达到峰值,并在2050年之后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我国能源和石油对外依存度会持续走高。未来国际石油市场的供给将是十分充足,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石油进口国,会有更多、更广泛的石油进口来源可供选择。多元化、市场化、国际化既是中国能源行业深化改革的永恒主题,也应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主任工程师王利宁在《国内外石油产业发展趋势》演讲中指出,能源作为主要的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助推经济稳步发展。1965-2015年间,一次能源以250%的消费增量推动了全球420%的经济增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石油仍是世界第一大能源。中国石油需求将于2030年前后达峰,为7.05亿吨,而世界石油需求预计2035年进入峰值平台期为50.90亿吨。从需求来看,中长期内亚太地区仍将是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从供应来看,随着北美地区石油供应自给能力不断提高,该地区进口下降、出口增加,将进一步促进全球石油贸易东移的步伐。除此之外,北美另一重要产油国加拿大也将是中短期内石油供应增长的主要来源,未来该国对亚太国家的出口量也将进一步提高,从而助力石油贸易东移趋势。

责编:徐娜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386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