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开幕

2019-04-11 14:30 代玉 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频道报道】4月11日,“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来自13个国家的234件(套)历史文物精彩亮相,通过本次展览开启一场丝绸之路“文物的对话”,展现丝路各国丰富的文化底蕴与融合互鉴。

本次展览开幕式现场 摄影/代玉

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的柬埔寨、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阿曼、波兰、韩国、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塔吉克斯坦等12个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这次展览。

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向记者介绍:文物会说话!通过精挑细选的各个时期、不同门类的234件(套)历史文物,实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包括人口迁徙、经贸往来、科技交流、宗教传播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的相互影响等等。

观展现场,图中展品为:黄金武士(复原)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博物馆藏

摄影/李昊(《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殊方共享”。“殊方”一词源出中国汉朝班固所著《西都赋》,意为远方异域,唐朝诗人王维诗“人作殊方语,莺为旧国声”即本其义。“殊方共享”就是要让世界人民共享人类文明之光。举办这次展览,促成展览成功,就是要实现殊方共享,努力达到费孝通先生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观展现场 摄影/李昊

本次展览的结构是陆海统筹。展览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板块来表现和展示主题,并按照地理方位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纳入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宏观视野之中来观察和思考。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的叶形矛头、波兰华沙国家博物馆藏中国风格的伊朗瓷盘,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藏铜鼓、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唐三彩三足罐,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突线钮铜铎、阿曼国家博物馆藏哈德拉毛语雕刻饰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观展现场 摄影/李昊

这些精美文物充分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科技艺术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深刻揭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历史必然性。据悉,本次展览展期为2019.04.11—2019.07.14,在国博的南7展厅和南8展厅。

责编:代玉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130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