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在非洲中资企业法律服务需求调研报告》公布,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侯佳欣】2000年,《经济学人》还将非洲称为“无望的大陆”;2011年,这家杂志已经完全改变了他们对非洲的不看好,转而用“崛起的大陆”来形容非洲;2013年,这家杂志给非洲的定义词已经变成了“雄心勃勃”。伴随着非洲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与之而来的也有各式各样的法律风险。正是在如此背景下,《在非洲中资企业法律服务需求调研报告》应运而生。
12月2日,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法律研究中心在北京共同发布了这份调研报告,以期为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提供更好的合法合规经营指引。
据记者了解,此次调研收集了分布在近30个非洲国家的50家中国企业的有效答卷,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受访样本企业主要特点: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主要集中在建筑工程承包和能源领域,此外也有进军非洲新兴行业市场的中国企业。
当天的活动由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戴盈主持,德衡律师集团执行副总裁、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克江,非洲商务联盟主席陈协英,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朱伟东,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法国顾问米乐等人出席当天的发布会并发表演讲。
中企在非洲面临的法律困境
报告显示,在非洲当地的经营中,参与调研的样本企业100%都遇到过法律纠纷或困难,主要体现在劳动关系、税务、合同纠纷等领域。
关于这一话题,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朱伟东告诉环球网记者,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当地法律制度相当复杂,除当地法律制度外,他们还受到其殖民宗主国法律制度的影响,中国企业可能面临较多挑战。此外,非洲当地的劳动法律制度与中国的劳动法律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在员工聘用及解雇等方面,这也是不少中企面临的困难之一。
新冠疫情对非洲中企的冲击
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他们都面临何种挑战?
根据调研结果,商业合同的履行延误及违约、员工无法到位或解聘是中资企业受到普遍波及的两个问题。
与此同时,20%的受访样本企业对当地营商政策变动表示担忧,原因是非洲各国纷纷出台了与疫情防控措施或临时政策调整。未来一两年,相关的企业纠纷有可能呈现上升趋势。
不过,报告也提到,尽管新冠疫情将在短时间内对包括非洲在内的全球经济产生冲击,但非洲整体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中非合作也必将得益于中非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中国涉外法律服务行业应抓住大时代的机遇,为中国企业出海和中国经济全球化布局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涉外法律服务在非洲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蓬勃发展以及中非合作论坛成果的逐一落地,中非贸易总额已经稳定在2000亿美元上下的规模,中国连续10年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
随着中国对非洲投资的不断深入,面临的投资风险也日益上升,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配套的法律服务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根据调研结果,除了诉讼、仲裁代理,起草、审查重要合同、法律咨询服务等传统业务外,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未来重点服务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在涉外法律服务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非洲法律服务团队由具有不同法域和语言背景的资深律师组成,能够为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报告提到,从企业长期良性发展看,中国涉外法律服务应当为企业赋能。这将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实现?
报告总结了如下三点:第一,加强企业相关人员的线上、线下法律培训,模拟法律应用场景,提高应对能力;第二,接受企业的聘用,参与到企业的海外投资合规建设中;第三,与非洲本地律所加强交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关于中国涉外法律服务在非洲发展的前景,朱伟东表示,近几年,随着中非经贸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律师事务所开始关注非洲法律服务市场。我们常说,“经济发展到哪,法律服务就服务到哪。”总体来看,非洲未来的法律服务业市场潜力较大,前景广阔,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法律服务业从业者会将目光投注到这片大陆。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