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读书”“广场舞”,听“方舱”里的武汉人讲述舱里的生活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陈青青 赵瑜莎】2月11日下午,首批新冠肺炎患者在武汉市洪山体育馆的方舱医院经过治疗,顺利出院。武汉方舱医院作为临时搭建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地方,这些天一直是这些患者临时的家。《环球时报》记者联系了几位方舱医院患者,听他们讲述在“舱”里的日日夜夜。
43岁的李甜经历了人生中最难忘怀的一个春节,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样一个能干的单亲妈妈承受着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
李甜的父亲母亲、她15岁的儿子和她自己先后感染了新冠肺炎。2月5日凌晨,李甜的妈妈最终没有熬过去,离她而去。11日是李甜母亲的“头七”,而此时此刻的她,作为轻症患者,正住在位于江汉区的武汉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她的父亲和儿子也和她一道住进了这里。
李甜告诉《环球时报》,母亲走后,她根本来不及伤心,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她必须要坚强。在分享给记者的方舱照片中,记者看到在墙壁上贴着鼓舞人心的海报,写着“信心比金子更宝贵”;虽然收治的病人越来越多,两层会展中心几乎都住满了,但里面的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李甜说,每天早上6点,很多患者就开始起床洗漱。因为热水壶较少,所以大家会起来排队。7点,护士会送来早餐,一般会有包子、馒头和鸡蛋以及白粥,还会发牛奶。早饭过后会有医生查房,工作人员也会来做消毒杀菌工作。
护士们每天会查三次房,负责量体温和血氧,早上护士还会引导大家锻炼。
“现在方舱的设施是越来越好了,微波炉、电视都慢慢配齐了”,李甜对《环球时报》说。大部分时间,患者们都在自己的床位休息。因为男女患者是分开住,李甜会偶尔去父亲和儿子的“舱位”照顾他们吃饭,也帮他们洗衣服。
她介绍说,一般一个“舱”有大约50位病患,配有四个医生和两个护士。如果医生不在病人床边巡查,患者也可以去服务台咨询。
从李甜提供的照片和视频上能看到,有两位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坐在咨询台,还有医护人员在舱与舱之间检查病人们的状态,一些患者半躺着看手机。在热水间,穿着厚厚睡衣的患者戴着口罩,排队接水。虽然人有点多,但看起来秩序井然。洗手间的洗手台边放置有绿箩,传递着一种生命的力量。在方舱医院的一角还有一个图书角,提供书籍供患者们借阅。
在李甜提供给《环球时报》的照片里,记者意外发现了网红“读书哥”。“读书哥”的走红源于一张被媒体镜头抓拍的照片。他戴着口罩在方舱医院内安静阅读《政治秩序的起源》,这一幕被广泛传播后,连该书作者、知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都在社交网络上转发了他的故事。李甜说,自己的父亲和儿子与这位留学美国的年轻人住在一个“舱”。在李甜的印象中,这位年轻人非常淡定,每天静静地看书睡觉,有条不紊的静养让人不敢去打扰他。“他不像别人那样焦虑,”李甜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李甜的床边有一个红袖章,上面写着“江汉管家”。她告诉记者,这是志愿者的标志。“我会帮助护士们分发一些东西,比如食物。他们太辛苦了。”李甜告诉记者。
李甜的床头还放着一本鲁迅的《呐喊》。她说会在休息的时间看看书,也希望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信心。
方舱医院里有电源,也有Wi-Fi,被子等用品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李甜说,对于一些仍然在抱怨方舱条件的人,她觉得人应该懂得感恩,知足,“我们是来治病的”。
在李甜的微信朋友圈还能看到她鼓励儿子的截图。她说,儿子还小,每次吃完药就没有食欲,要以这样的方式鼓励他。当有邻床的阿姨抱怨说在这里是“做猪等死”,她就会对她们说“你们知足吧,像我妈妈还没有享受到这种资格”。
李甜对记者说,国家没有放弃我们,在积极救治我们,已经够尽心尽力,抱怨只会让自己的心态崩溃。
赵女士的妈妈2月5日也住进了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最初,条件确实一般。没有收拾,连厕所也没有人打扫”。但一天之后医院条件就大变样了。赵女士说她妈妈每天给她们发来自己吃的饭菜照片,“比家里都吃得好。每天两荤一素,有虾啊,牛排啊,牛蛙什么的,下午四点左右还会有牛奶和水果”。
母亲也告诉她,这里的护士和医生态度非常好,一听到有人咳嗽就马上跑过去查看。面对网上一些质疑方舱医院的声音,作为一名教师的赵女士说,“我们总在鼓励学生,只要开始努力了就不晚,同样,只要武汉在行动,那就不晚,更何况还有举国的力量相助呢!”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