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邓小平同志逝世22周年
今天
是邓小平同志逝世22周年
邓小平曾几次对外国客人说:
“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
那些曾经和邓小平南征北战的老一辈革命军人
都亲切地称呼他“邓政委”
而这个称呼从抗日战争爆发后
他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的政委时就开始了
太行山纵贯山西、河北、河南三省边界
山高势险,易守难攻
被称为“兵家兵争之地”
八路军129师进入太行山区后
在这里创立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
1938年2月
日军三万多人向晋南、晋西进攻
为了切断敌后方交通,配合友军行动
八路军129师打响了长生口战斗
这是新政委邓小平参与指挥的第一仗
首战告捷!
原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机要科长回忆说:
“之后打响堂铺、神头岭等一系列战斗,
他(邓小平)没有一个不在场的。”
129师在晋东南连续组织了一系列战斗
使日军受到了沉重打击
这一年的四月
日军华北方面军倾尽全力向晋东南地区
实施九路围攻
刘伯承、邓小平率部进行了26天的反围攻作战
最终将日军全部赶出了晋东南
奠定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基础
随后,刘邓又率部实施第二次战略展开
挥戈东下冀南、冀鲁豫平原
开辟了敌后平原地区的抗日根据地
1940年8月
刘伯承与邓小平率部参加百团大战
配合其他部队
摧毁了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
打破了侵华日军的“囚笼政策”
△1940年8月至12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129师参加八路军总部发起的“百团大战”,重创侵华日军。这是邓小平(左三)、刘伯承(左一)、李达(左二)等在总结作战经验的会议上。
1940年年底
129师师部搬到了河北涉县赤岸村
此后的5年时间里
这里成为了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心脏和首府
这时的邓小平除了抓军队的建设之外
还特别注重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
他先后撰写了《党与抗日民主政权》《太行山区的经济建设》
《129师的文化工作任务及其努力的工作方向》等文章
这些文章对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岁月
面对日军对太行山根据地的疯狂扫荡
邓小平与刘伯承带领军民一边战斗一边搞生产
从1941年到1943年的4年间
太行山根据地没有向党中央
要一个铜板、一颗子弹的接济
1945年10月
太行、太岳、晋南、冀鲁豫4个解放区
合编为晋冀鲁豫解放军
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
全面内战爆发后
刘邓大军先后在陇海路南北
九次与国民党军较量
九战九捷,打出了刘邓大军的赫赫威名
1947年6月30日深夜
刘邓大军12万人马强渡黄河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实行中央突破,鏖战鲁西南
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千里跃进大别山
与国民党逐鹿中原
改变了全国战场的格局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
为了保证淮海战役的胜利
11月16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成立
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五人组成的总前委
以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统一指挥
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及部分地方武装
△1948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组成由邓小平任书记的五人总前委,统一领导和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举行淮海战役。(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延安
与陈毅、邓小平等商讨渡江战役的问题时
对邓小平说:“就交给你指挥了”
1949年4月20日夜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一举突破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
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邓小平同志的军事生涯
在他光辉的一生中占有重要位置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拨群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邓小平任中共红七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七军政治委员。
△1936年,红军第一军团和十五军团的部分领导干部在陕西淳化县的合影。右起:邓小平、徐海东、陈光、聂荣臻、程子华、杨尚昆、罗瑞卿、王首道。
△1937年9月,八路军总部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左四)与朱德(左三,站立拿望远镜者)、任弼时(左二)、罗荣桓(左一)等从陕西省韩城县芝川镇乘船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罗东进摄
△八路军第129师创建晋冀豫根据地。图为朱德总司令(右)与第129师师长刘伯承(中)、政委邓小平(左)研究作战计划。
△八路军第129师主要领导在一起。左起:参谋长李达、政委邓小平、师长刘伯承、政治部主任蔡树藩。高帆摄
△1977年冬,在广州筹备军委全会时,邓小平同志接见起草特约评论员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的部分同志。前排右二为时任解放军报社社长华楠同志。
△1981年9月,观看军事演习。自1981年6月起至1989年11月止,邓小平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他一贯主张军队要搞好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1985年6月4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轻轻伸出一根指头——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
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纪念!
综合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军网、军报记者;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