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卖红薯的品牌路:“凌晨赶进城”到“在家销全国”
“8月到11月,每天凌晨三点多,村子就热闹起来了,家家户户都有人开着手扶拖拉机,赶到县城卖红薯。”山西长治长子县鲍店镇河岸村村支书李志印回忆,这样的场景从2005年起持续了十余年,又在三四年前逐渐消失。
河岸村拥有通气、排水性能良好的沙性土,且日照充足,适宜红薯生长。李志印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村就已经开始种植红薯。2000年左右,河岸村家家户户都开始种红薯,并逐渐形成规模,“只要这家有人能种地,那他家就种有红薯”。
2005年左右,河岸村村民们开始带着自家种的红薯去长子县城售卖。李志印告诉记者,那时长子县城的每个市场都有河岸村人卖红薯,大街小巷也经常能看到他们开着拖拉机叫卖的身影。
李志印介绍,河岸红薯果型光滑美观,口感甜软、细绵、多汁。凭着超高的“出镜率”和出众的品相、口感,七八年前,河岸红薯在长子县及周边地区打出了名气。
河岸红薯有了名气,村里人也重视起自己的品牌,有人开始尝试给红薯用有机肥,后来该村几乎所有种植户都用上了有机肥。2016年,河岸村成立了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按品质和大小对红薯进行分拣、包装,并在包装上印“河岸红薯”字样进行销售。
2016年,河岸村成立了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按品质和大小对红薯进行分拣、包装,并在包装上印“河岸红薯”字样进行销售。 王维宁 摄
李志印说,红薯的品相、口感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河岸村人不再需要凌晨赶到县城,本地居民和外地客商直接开车到村里购买,河岸红薯甚至远销山西太原、北京、江苏等地。今年,河岸红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一亩地能产红薯4000斤左右,农民纯收入3000余元。种红薯与种玉米相比,收入要高几倍;与种蔬菜相比,收成和价格都比较稳定。”鲍店镇副镇长田韶波告诉记者,河岸村同相邻的寺前村、东王坡村等4村的土壤、日照等条件相似。河岸村打出了红薯品牌,周边4村的村民也开始种植红薯,品相、口感与河岸红薯没有差别。如今,这5个村的红薯种植面积已达到2500余亩。
河岸红薯也面临着“成名的烦恼”,近几年,市场上出现少数冒充河岸红薯的商品。李志印说,将在鲍店镇政府的帮助下成立河岸红薯交易市场,允许本村及周边村合乎标准的优质红薯进入,以规范河岸红薯市场,“让河岸红薯的知名度更响,带动村民继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