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NASA昧着良心指责中国,跟他有直接关系

2021-05-11 21:01 孔新 环球时报新媒体

5月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官方页面上发表一封公开信,指责中国刚刚发射的长征5B火箭级段坠落过程,称“很明显,中国没有达到对太空垃圾负责任的标准。”

这是人类进入航天时代以来极为罕见的现象,一个曾经受人尊敬的国家航天局动用官方身份,无端指责另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航天局。此时此刻,笔者心中却没有多少愤怒,悲哀的成分更多一点。

【NASA发公告指责中国航天】

关于重型火箭级段坠落的技术问题,最近几天成了西方新闻界鼓噪的热点。其中的技术问题已经得到了国内媒体的充分解释,不再赘述。但西方媒体是一回事,科学界应当有自己的立场。作为全球航天引领者的NASA,对火箭弹道和落区这种问题,是有着基本常识的。这次NASA昧着良心指责中国,与新任局长比尔·尼尔森有直接关系。

照一般人的想象,像NASA这样的高技术研发机构,他的局长肯定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NASA自从建立以来,多数领导人的确是科学家或者技术专家出身,但是也有一些情况下担任局长的是政客。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在60年代担任局长的詹姆斯·韦伯。最近的两位就是在特朗普政府期间担任局长的布里登斯汀,和刚刚接任局长的这位尼尔森。

【尼尔森就任局长】

按照美国政治研究者的说法,政客担任局长,虽然对于技术问题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但是他可以做好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和白宫以及国会打交道。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政客善于要钱。詹姆斯·韦伯曾经担任财政部副部长、白宫预算办公室主任、副国务卿等职务。他担任局长的时候,在国会山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为一群不通人情世故的技术专家们弄来了不少预算。特别是历经政府更迭,确保了阿波罗计划的拨款,被评为NASA历史上最伟大的局长之一。正在研制的下一代空间天文望远镜,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

但是政客局长会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凡事以政治为第一出发点,而不是科学或者工程技术。特别是在整个美国高层陷入不理智情绪的背景下,政客出身又没见过大场面的NASA局长,就容易把航天科学活动政治化。

在此前十几年,NASA虽然受到国会的政治干扰,但还是在积极推动人类航天技术合作。即使在反华的1340条款生效之后,NASA依然能抓住机会,和中国一起参加一些多边航天论坛。但是局长人选的政客化,NASA的理智举动也越来越少了,刚刚辞职的局长布里登斯汀就曾经在2020年5月15日长征5B火箭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之后,因为部分火箭残骸被冲上南美海岸而公开发表言论,指责中国航天。但是那次发言是在NASA咨询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政治倾向还不算特别严重。

这次尼尔森以局长的身份,在火箭残骸尚未落地的时候就用航天局公开声明的方式来指责中国,彻底把美国航天局摆在了政治打手的位置上。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位尼尔森局长。在拜登政府为NASA选择新一任掌门人的时候,曾经有两个人选,一位曾经担任美国众议院科学委员会航天分委员会主席的女议员坎德拉·霍恩。另一位就是尼尔森。和前任布里登斯汀不同的是,两人都是民主党人。

【霍恩】

坎德拉·霍恩在2020年的俄克拉荷马州选举中输给了共和党对手斯蒂芬妮·柏斯,落后了大约4个百分点。尼尔森输得更郁闷一些,在2000、2006、2012年的选举中,他都在佛罗里达州赢得了参议员的选举,但是在2018年的选举中,以0.25%的劣势输给了共和党人里克·斯科特,离开了参议院。

这里还有一件打脸的事情,特朗普在2018年试图任命身为共和党议员的布里登斯汀担任NASA时,尼尔森正好是参议院商业委员会成员。他当时反对特朗普的任命,理由是“NASA局长应当是一位完美的太空专家,一个航天专家,而不是派一名政客作为NASA负责人”。可是,当民主党把尼尔森这个政客送上局长宝座的时候,他却欣然受之。当然,尼尔森可以自称是航天专家,因为他曾经在1986年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名在职期间进入太空的议员。

至于尼尔森在任期间的中美航天合作前景如何,大家无需有任何悬疑感。2017年,尼尔森与另外一名议员共同发起了《NASA转型授权法案》,试图扩大NASA在商业航天中的活动范围。这位伙伴的名字尽人皆知,就是为了反华而口不择言的泰德·克鲁兹。

【当年布里登斯汀就任的场景】

就在尼尔森赴任前一个月,中美还讨论了火星轨道器的避免碰撞的问题,双方各自提供了自己的火星探测器轨道参数。当时NASA还没有局长,代理局长斯蒂夫·朱克兹雅克是一位电子工程和遥感技术专家。尼尔森上台没有几天,就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和技术专家的不同,那就是动用国器、信口雌黄。可以想见,中美航天合作刚刚拉开一条门缝,又要重新关闸落锁了。

这种事情对中国来说是习以为常,无非是继续走自己的路罢了。而且得道多助,就算美国不肯合作,俄罗斯、欧洲、日本的航天科学界们已经蜂拥而至,希望能够在中国空间站上获得一些搭载试验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却是美国科学家望而兴叹的。要知道,2025年俄罗斯将退出国际空间站。没有俄罗斯提供全新的核心舱,这个超级设施怎么维持下去,还是个悬念很大的问题。

不仅仅是空间站。中国航天能够为这个世界提供非常丰富的科学机会,其中包括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祝融火星车采回的数据、高分星座拍摄的影像,乃至未来月球国际科学考察站上的工作机会。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价值巨大的科学资源,恐怕都和美国科学家无关。至于那个曾经带来希望和想象力的NASA,将会继续在预算纠结和利益集团冲突当中徒耗精力,这真是一件叫人悲哀的事情。

责编:刘艳君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3179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