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岗位回流?美媒:特朗普治下美国制造业下滑趋势并未扭转

2020-10-26 20:28 环球时报新媒体

美国《华尔街日报》25日报道称,尽管特朗普政府对数千亿美元(约37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意图重建美国的制造业基地,但经济数据显示,美国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并未扭转美国制造业下滑的现状。美国总体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工作岗位尚未流回美国。

报道称,美国的总体贸易失衡比此前更大,并且继续攀升。8月已经飙升至8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部分原因在于美国进口商转向了更廉价的商品来源地,如越南,墨西哥等国家。

文章称,在疫情期间,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有所增加,回到了特朗普上任之初的水平。特朗普政府的另一个目标也没有实现,即美国制造业回流。美国制造业的就业增长在2018年7月开始放缓,制造业产量在2018年12月达到顶峰。以此文章认为,美国对华施加关税适得其反。

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在一次采访中宣称,关税“正在发挥将制造业工作岗位带回美国的作用”。他引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11月到2020年3月,美国制造业净增加了40万个工作岗位,而在2020年3月,新冠疫情迫使大量工厂关闭。

然而,其中约75%的制造业就业增长,发生在2018年7月美国针对中国的第一轮加征关税生效之前,当时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年增长率见顶,然后开始下降。到2020年初,甚至在美国暴发新冠疫情之前,制造业的就业增长就已经停滞,在截至3月份的6个月中,有4个月美国工厂是在裁员。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各行业的分析显示,在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行业中,关税确实帮助促进了0.3%的就业,因为关税在更廉价的中国进口产品面前保护了一些美国国内行业。

但算上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的成本上升后,这些增长就被抵消了,这导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了1.1%。分析发现,中国针对美国出口产品征收的报复性关税导致美国工厂就业岗位减少了0.7%。

文章称,特朗普大幅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代表着二战后世界经济史的一个重大转折。自二战以来,美国领导了一轮又一轮旨在降低关税的全球贸易谈判。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贸易专家查德鲍恩(Chad Bown)表示:“自大萧条时期的斯姆特-霍利关税(Smoot-Hawley tariff)以来,这是美国使用关税手段最多的一次,经济影响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据悉,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在1930年将2万多种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征收了报复性关税,使美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骤降50%以上。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该法案是导致美欧之间贸易规模从1929年的历史高位急速衰退到1932年历史低位的催化剂——这次衰退伴随着的是大萧条的开始。

责编:李莹莹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数(424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