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年培养孩子2万多名,这是济南“最年长”的幼儿园之一
在济南市槐荫区原济南机车车辆厂东门外,有一座成立于1952年的幼儿园——济南机车幼儿园。这是济南历史最悠久的幼儿园之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一直没有间断过招生,目前已经有2万多个孩子从这里走出去,许多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家幼儿园的发展历程。
成立之初——工厂托儿所
济南机车幼儿园是1952年9月20日成立的,当时的名字叫济南机车车辆修理工厂托儿所。
成立之初是工厂为方便职工照料孩子,那时妇女的产假只有56天,婴儿56天后,就送进托儿所的哺乳室,由托儿所负责照看孩子。由当时的厂长夫人刘忠芬负责筹备成立,也算是第一任园长。
“我是1962年10月从厂里动力车间调到幼儿园的。我刚来时,幼儿园有职工29人,大多数还是裹着小脚的职工家属。”回忆起当时场景的第三任园长,如今已84岁的于桂芝老人很有感慨。
1968年左右,幼儿园应工厂生产的需要成立了长托班,每年只招收两个班,一个班有40多个孩子,历时四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里只有一个孩子,长托班才取消。
曾经是槐荫区最让人羡慕的幼儿园
今年86岁的陈爱芝老人,1961年毕业于聊城幼师,是幼儿园第一位幼儿师范毕业的老师,也是幼儿园第二任园长。
她是1966年从济南铁路局南郊幼儿园调到这个幼儿园的,一直工作到1989年退休,前后工作了23年。
据她介绍,1958年这里才从托儿所改名为幼儿园,并设立东门总园、新村分园和九宿舍分园,隶属于济南机车工厂总务处管理。
“当时我们的幼儿园是整个槐荫区最大最好的幼儿园。槐荫区教委一开会,大家都羡慕我们的设施好。一度出现只有双职工子女才能入园的情况。但铁路大厂男工人多,很多男工人的媳妇不是铁路大厂的职工,他们的子女入托很难,以后随着‘为生产服务,为职工服务’口号的提出,才逐渐接收单职工子女上幼儿园。”陈爱芝老人回忆起往事无比自豪。
1978年对陈爱芝老人来说是难忘的一年。这年的9月,工厂投资21万元面积1486平方米的第一座教学楼竣工,改变了幼儿园一直在平房教学的历史。
第四任园长宛小玲是1978年进入幼儿园工作的,她介绍,1992年前后,每年在册幼儿800余名,教职工80多人,成为幼儿园史上人数最多的时期。
现任幼儿园园长就是当年哺乳室的婴儿
“我出生于1971年,作为铁路大厂的职工子女,出生后就在这个幼儿园的哺乳室,当时的哺乳室就是这座百年老建筑。1992年我从济南幼师毕业后,来到这里工作,至今已经28年了。”现任幼儿园园长张晖说,带着一份情,带着一份责任,做有情怀的教育。
今天的幼儿园不但硬件过硬,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关注孩子的知识学习,现在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儿童天性,让教育回归自然,激发孩子对事物的探索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办园宗旨也由原来的“为生产服务,为职工服务”发展为今天的“以人为本,快乐每一个孩子,满意每一位家长,成就每一名员工”。张晖说,现在,幼儿园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个体差异,通过丰富的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生活化,让教育回归自然与本真。
幼儿园留给孩子当年的快乐生活
据张晖介绍,在幼儿园开办的近70年的历程中,从幼儿园共走出去2万多名孩子,许多人毕业于世界名牌大学和国内名牌大学,现在陆续成长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和成功人士,有的当了大学教授,有的当了大公司董事长、有的当了医生,有的进入部队建功立业,还有的出国深造。
“我是1966年——1973年上的幼儿园。对于幼儿园,我印象最深的是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那时候,我们表演的最多、也是最受欢迎的节目是《拉火车》。一共有八个小朋友上台表演,轮流说四句话,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现在仍记得的一句是‘我学爸爸拉火车’。”曲阜师范大学毕业、现在加拿大多伦多工作的王女士说,她们也排过《我爱北京天安门》等节目。
“1985年9月,那时候我才100多天大,在机车幼儿园生活了六年,对生活了6年的幼儿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那是幼儿园最盛大的节日,是属于小朋友自己的节日,我们都过得很快乐!”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韩雪,现居住在北京,她回忆起自己在幼儿园的印象仍记忆犹新。她说,“六一”儿童节是每个小朋友最盼望的节日,在幼儿园时,当天小朋友会化妆,跳肚皮舞,小椅子舞、拿气球的舞蹈,大家都觉得自己很美,玩得也很开心。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健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