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最高的边境派出所里,有一群“最可爱的人”

2019-09-20 18:11 新华日报

红其拉甫,中国最西端。

“红其拉甫”是塔吉克语,意为“不可逾越的红墙”。 这里平均海拔4300米,年平均气温0℃以下,被称为“生命禁区”“死亡雪海”。这里有海拔最高的边境派出所,有一群人在此卫国戍边,让五星红旗在帕米尔高原上迎风飘扬。他们,被当地牧民称为“最可爱的人”。

放牧到哪里

哪里就升起国旗

8月20日上午9点,我们从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出发,前往衣拉克素牧场。公路两边,冰雪覆盖的山峰绵延不绝,群山之间的走廊便是著名的昆盖山谷,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衣拉克素牧场是距离派出所比较近的一个牧民居住点,但也有半小时左右的车程。“进了山手机就没信号了,大家用对讲机喊话,保持联络畅通。”开车的是警长克力木库力,一名土生土长的塔吉克族人,在派出所已经工作7年多了。

克力木库力今年31岁,脸晒得很黑,高原上的风雪把他吹得略显沧桑。“别看现在是夏天,山上的温度可低了。高原天气变化快,随时都要带防雪保暖的大衣。”克力木库力说。

抵达牧场,勤劳的塔吉克牧民们烧了热水迎接民警们。“每周一或者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我们都会来,和他们一起升旗。”克力木库力说。

几座散落的毡房外是一片空草地,草地上竖着一根木旗杆,很简陋,似乎与大山融为了一体。“这是我们的夏季牧场,几里地外,还有一座冬季牧场,也竖着旗杆。”牧民玉苏甫拜克说,无论搬到哪里,升旗都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

9时50分,风渐渐大了起来,牧民们纷纷从暖和的毡房里走出来参加升旗仪式。人群中有不少孩子,在升旗仪式开始前,他们有的踮起脚探出头往前看,有的手中摇着小国旗,有的还在打闹嬉笑。但是,当克力木库力将国旗甩出,五星红旗慢慢升起的时候,他们立马肃立,眼光始终跟随着国旗,唱出的国歌每个字都特别清晰有力。

派出所的主要职责是维持治安,但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每次升完旗,还会留下来帮乡亲们干点农活。

每年5月底到10月,衣拉克素夏季牧场水草丰美、溪流潺潺,是一年中最好的放牧季节。“我们会跟随乡亲们放牧,检查牧场人员和牲畜流动情况。既守卫边境,又帮助乡亲们生产。”克力木库力熟练地帮着牧民赶起羊群。“因为语言的优势,我还会走进深山,走进塔吉克族牧民的毡房里,去了解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

有国旗的地方

就是祖国的土地

升完旗,民警们开始巡边。虽然是8月夏季,但气温只有10℃左右。天上飘着零星的雪花,山谷里的风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皮卡车在陡峭、泥泞的山路上前行,冷不丁压上路面的几块石头,立刻颠得像快散架了一样。

“路很难走,这条路也是刚刚修的,两年前才通汽车,一直通到热斯喀木村。”克力木库力口中的热斯喀木村,是帕米尔高原上靠近中巴边境的一个小山村,距离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280公里,村子里10余个牧业点零星分布在5000多平方公里的大山中,仅靠一条狭窄山路与外界相连。

不通汽车之前,路怎么走?“只能骑马,有时候来回要花一个月时间。”克力木库力说,不仅交通不便,这条路上天气变化无常、地形也复杂,中间要翻越3座海拔5600米以上的达坂(山口),趟过几条寒冷刺骨的冰河,穿越多个无人区。许多路段终年积雪不化,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几十米深的深沟,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险。

但越是偏远的边境辖区,越是不能忽视。“虽然很偏远,但我们每个月都会去村里看望群众、巡查边境。”克力木库力说。

不管骑马还是开车,一路上巡逻,边防派出所的民警们都会随身带着国旗。“有国旗的地方,就是祖国的土地。”在边境线上展示国旗,就是代表国家在这里行使主权。

3年前,克力木库力到热斯喀木村对人口进行摸排,发现有50多名群众需要办理、更换身份证。为让群众减少路途劳顿,他背起照相设备进村,历时10天,把这54名群众的信息采集完毕,然后又协调县公安局办好证件。

“我多走一步,老百姓就能方便好多步。”克力木库力说,“对边境上的牧民来说,户口本、身份证意义可不一般,这背后代表的是国家。”

青春无悔

热血男儿当守边关

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年轻小伙。 宁挑肩上千斤担,不倒心中一面旗,他们付出了青春,舍弃了小家,却无怨无悔。

21岁的臧帅到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才7个月,他告诉我们,在这里他圆了自己的梦——热血男儿当守边。3年前,他在内蒙古锡林浩特成为一名边防战士。“当时入伍就特别想来新疆。我早就知道红其拉甫,知道这里很苦,但我想,越是艰苦的地方才越能磨练人。”

去年年底,公安边防部队全部转为人民警察编制,臧帅也面临着新的选择。去新疆!去红其拉甫!一定要成为翱翔在高原上的雄鹰!一个声音召唤着他,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里。一到红其拉甫,臧帅才发现,这里的条件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恶劣。

臧帅的工作是在辖区内巡逻。“我们派出所所辖的边境线是全国最长的,有415.4公里。”他说,“高原的寒风像锥子,夹着雨雪能穿透棉袄,经常冻得浑身麻木,钻心地疼。”

每一个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的民警都曾经历过这样的疼,不仅如此,高原反应又让他们得忍受头痛、恶心、眩晕、腹胀等不适。“身子顶不住了,就靠意志。路再长,总要靠人一脚一脚踩出来,这就是责任。我们扛着国旗走在雪地里,爬在山坡上,特别自豪。在这一份神圣面前,累算个啥!”臧帅说。

长期身体上的苦痛,让32岁的贺刚也动过回去的念头。他在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已有7个年头,是位内勤民警。“还是舍不得,感情太深了。”贺刚还记得2006年自己从4500公里外的家乡重庆来到新疆当兵的场景,“没想到一待就是13年。”

在所里,贺刚的工作没有战友们那样扛着国旗巡逻边境的豪迈,做饭、打扫卫生、采购物资、养鸡……细碎杂小的活,什么都干,是所里的“大管家”。“每天送他们出去,也羡慕啊,雄赳赳气昂昂,真想上车跟他们一起出发,但是仔细想想,他们回来后能喝上开水,吃上热饭,也非常重要,内勤外勤都是一份责任,我是战友们的坚强后盾,每个人都不能少。”贺刚说。

【记者手记】

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

《大唐西域记》这样记载红其拉甫:“寒风凄劲,春夏飞雪,昼夜飘风”。在玄奘西行近1400年后,红其拉甫的风萧马鸣早已不再,但依然可以想象当年地平线上那迤逦西行的驼队之壮观。

红其拉甫的含氧量不足平原的48%,全年无霜期不到60天,风力平均在8级以上,最低温度-40℃,水的沸点不足70℃,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被生物学家定义为“生命禁区”。当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连呼吸都异常沉重,爬上三楼便气喘不已。

但在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民警们眼里,这里没有受不了的苦,千难万险也挡不住他们为国巡边的脚步。多年来,他们走村串户,跑遍了辖区内的角角落落,与老百姓同吃住、同生产,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为祖国守边关”,这句豪言壮语的背后,是一茬又一茬民警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铸就的万里长城。

祖国必将牢记那些忠于祖国的人。站在茫茫雪域高原上,凝望着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们的耳边不自觉地就回响起这首歌:“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报答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山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撰稿:王拓 唐澄

摄影摄像:潘海兵 曹阳 余勤雍

文字统筹:韦伟

责编:樊羽玮
阅读数(8945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