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带领百年大党奋进新征程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这是习近平在火神山医院指挥中心视频连线感染科病房,与病房内患者和医务人员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让“黑天鹅”和“灰犀牛”进入中共词典。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成了新时代的一个特点和亮点。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曾在回答外国政要提问时说。
开辟新境界的时代变革者
进入新时代,形势已不同。世界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不确定。一些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地缘政治、重大风险挑战复杂严峻。习近平上任时,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但也面临深层次难题,包括经济下行压力、贫富差距、生态破坏、社会矛盾积聚等。改革也遇到一些阻力。
这需要更科学的顶层设计,以及更大胆的实际行动。习近平为中国式现代化规划了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前进道路。这种新发展方式被认为有别于几百年来的西方现代化模式,要让社会主义中国走出粗放、低效、生态受损的增长区间,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并避免资本主义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弊端。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鼓掌向受表彰人员表示祝贺。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把改革开放称作“伟大革命”,认为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他发起的新一轮改革,是对邓小平的改革的继承,又有新的突破。
2013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方案,为新时代中国改革通过“深水区”提供基本遵循。2013年底,习近平担任新成立的一个负责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央领导小组组长。这个小组后来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改革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从农村实施新土地政策到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从党和国家机构的更科学高效运作到司法过程中防范人为干预判案,从应对银发浪潮到推行更加惠民和有利于市场发展的财税政策,从废除劳教制度到优化生育政策,从建立更公平的教育体系并给学生减负到确立“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到创新科技体制让科学家安心投入创造发明,从赋予更多城市地方立法权到建立反垄断机制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一项颇受瞩目的重大改革是推动关系到长治久安的制度现代化,核心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被称作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
改革难度常常很大,有时需要习近平亲自拍板,消除争议、突破阻力。
习近平担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组长。参加文件起草和政策论证的党政要员、专家学者回忆说,习近平亲自研究拍板,很多议论多年、裹足不前的深层次改革破冰启动。
一位知情者回忆说,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提法,最后是习近平作出定论,实现了重大理论突破,“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下决心,很多重大改革是难以出来的”。
为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习近平果敢破除各种短视的利益阻力。他责令污染工厂整改,否则将被关闭。他要求长江沿线把环保放在首位,发布令人惊叹的十年禁渔计划。他六次批示,下令拆除建在风景如画的秦岭山区的违建别墅。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在陕西考察。这是4月20日,习近平在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改革使中国的国门开得更大。2013年,中国在上海设立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至今,中国已有21个自贸试验区。习近平让面积相当于一个欧洲小国的海南岛整体成为自贸区和自贸港,在那里推行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等自由便利。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大幅缩减。在一些国家筑起贸易壁垒时,中国成了一系列国际贸易和投资展会的主场。习近平本人倡议设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推动形成包括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和广交会在内的国家级“会展矩阵”。
中国率先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是亚太地区规模庞大、意义重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到2021年,中国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更低于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
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习近平提出“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格局”等一系列创新理论。
九年来习近平主持了77次政治局集体学习,几乎每次均请专家授课。习近平引用《庄子》的话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内容涉及党在新时代面对的重点难点问题,从全球治理格局到经略海洋、从金融安全到人口老龄化、从知识产权保护到国际传播、从量子科技到区块链等。
2020年底,习近平宣布,七年多来共推出2485个改革方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
事实证明改革承诺得到兑现。2013年至20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约6.4%,2021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如期实现翻番。
刘荣刚说,新时代已经走过的进程中的最大亮点,就是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源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朴素理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社会、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目标包括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并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
2021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上的排名跃居第12位,超过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北斗”“神威”“天宫”“天眼”等科技成果引人瞩目。中国中等收入者人数超过4亿。作为世界最大外资流入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率先恢复生产生活,还为许多国家提供主要防疫物资以及生产生活必需品。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切身感受到生态环境之变。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0%;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8.8%;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83.4%。中国民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上升到89.5%。
习近平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和方案对于消除绝对贫困具有决定性意义。他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直接驻到村里,“一对一”开展扶贫。脱贫攻坚期间,他本人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艰难程度相当于一场战争,1800多名扶贫干部或工作者牺牲了生命。
2018年,习近平成为首位对宪法宣誓的中国领导人,宣誓的场面进行了全程电视直播。
习近平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促进文学艺术、哲学社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信息网络等的繁荣发展。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文化自信”的中共领导人。他担任中共十八大报告起草组组长,制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和民族“铸魂”。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在甘肃考察。这是19日下午,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了解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对国防和军队作出革命性变革。他重申毛泽东确立的“党指挥枪”原则,进一步明确军队的党的属性及中央军委主席负责制。随着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推出,长期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中国军队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他要求军队做好战斗准备,并经常视察一线部队。他到达海拔1000多米的哨所。他登上首艘国产航母和新型核潜艇。“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他说。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仪式并登舰视察。这是仪式结束后,习近平登上山东舰,检阅仪仗队。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奥地利法律学者和汉学家格尔德·卡明斯基说,中共十八大后,在习近平领导下,不仅在执政理念上,而且在中国发展的所有重大问题上,中国特色已经成为更加鲜明的指导原则。
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经历了实践检验,耀射出具有说服力的真理光芒。“它有效引领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它影响了整个世界。”韩庆祥说。
胸怀天下的大国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