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新时代的劳动者

2019-05-04 18:31 经济日报

5月1日,江苏省常熟市,全球首条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电气施工现场,“90后”博士生陈春超(左一)与“90后”硕士生原睿萌(左二)在组装管廊电气设备。该工程项目全长5468.5米,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廊”。

汤德宏摄(中经视觉)

5月1日,北京世园会,来自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徐小雯(右一)在为游客热情服务。本报记者 高兴贵摄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日期间,依然有很多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车间,工人撸起袖子埋头苦干;在田间,农民挥汗如雨辛勤劳作;在实验室,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搞创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心中的梦想,用勤劳的双手谱写华章,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刘兴林坚持26年钻研挖掘机技术,节日期间依然坚持在工地施工作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为刚带领“青年突击队”在山东双港活塞有限公司的车间开展技术攻关;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超长距离GIL创新工程施工现场,“90后”博士、硕士技术员们忙着组装管廊电气设备。劳动创造未来,拼搏成就梦想。勤于劳动、善于创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劳动和奋斗来实现。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者、弘扬劳动精神,让劳动的热情竞相迸发,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勤勉工作蔚然成风。新时代的劳动者,更要用汗水浇灌梦想,靠实干铸就辉煌,在建功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文/本报记者 乔金亮

责编:刘婕
阅读数(123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