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泸山森林大火救援:无人机上阵 激光定位着火点

2020-04-05 06:59 华西都市报

无人机上阵 激光定位着火点

工作人员调试无人机。

在西昌泸山森林大火救援工作中,一个来自中国电科航电公司下属电科特飞的“侦察兵”引人瞩目:一架拥有“火眼金睛”且能激光定位火点的无人机。由于过火面积大、地形和气象情况复杂、能见度较低,很难有效控制火势,这架无人机在空中开展侦察监视,为灭火队员实时掌握火情态势提供帮助。

无人机装备“三件套”

3月31日晚,电科特飞根据有关单位的要求紧急派出6人应急小组抵达西昌,入驻位于邛海湿地公园十二生肖广场上的西昌前线指挥部,并连夜制定执飞方案。

应急小组所携带的“侦察兵”,是一个约21公斤重、长度约两米的可快速拆卸组装的无人机。它的任务主要是在起火区域侦察火情态势,并将起火点信息收集传输回地面站。而协助它完成工作的,是其身上配备的光电吊舱、空地传输链路以及激光测距仪。

4月1日傍晚,邛海边上再次起风,海拔三千余米的泸山上迅速燃起火线。在火场上方几百米的高空,这架无人机将光福寺附近火场照片以及着火点位置信息传回地面。“完成火场拍摄依靠的是光电吊舱,其在白天和夜晚分别利用可见光和红外线进行侦察任务,无人机上配置的激光测距仪可获得火点等相关位置信息。”应急小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场侦察信息同步汇总到应急响应召集单位,形成现场火情简报呈指挥部,为消防队伍掌握火点精确位置、轮廓、蔓延方向,进行现场研判与施救提供支撑。”

夜间能捕捉零星火点

因为白天直升机要对着火点进行洒水,为避免干扰,所以此次“侦察兵”无人机作业基本集中在晚上。

白天如果发生复燃,基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烟雾,确定着火点。而天黑之后,无人机就能更好发挥查找定位的作用。几个零星的着火点,都能被它“捕捉”。

应急响应小组工作人员表示,正常情况下,该无人机单次执飞的续航能力可以达到两个小时。在4月1日和2日晚上,无人机分别执飞了约一个小时。每天传输回后方的视频资料大小基本在1个G左右。“每天无人机执飞的范围,可以大致理解为一个长方形。长边约4至5公里,短边大概在2-3公里。”

电科特飞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前期在西昌就开展过特种飞机火情侦察项目,具备一定的森林火灾航空侦查经验。“无人机可应用于事前预防侦查,事中提供实时态势情况,以及事后开展评估。”同时,此无人机已在多种场景得以运用,包括边境巡查、山地滑坡救援、环保监察等。

“无人机在侦察火情时,一般离着火点大概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高空,不会受到大火的直接威胁。但由于大火产生巨大的浓烟,会对侦查效果和火点精准定位产生一定影响。”为此,该负责人表示,未来还要继续提升无人机对火灾的识别感知能力,进一步提高其智能化水平。

责编:任鑫恚
阅读数(2987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