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证据:儿童年轻人对病毒不易感,一文解读哪些人易被传染?

2020-01-22 23:35 生命时报

“武汉肺炎”疫情持续发酵,各地不断通报确诊病例,这让许多人关心一个问题:我会不会被感染上?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措施中的重要一环。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 结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上午举行的答记者问,结合疫情现状,提醒易感人群做好防护,一旦出现咳嗽、发热要及时就诊。

最新: 440例确诊,9例死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截至21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国内13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440例,报告死亡病例累计9例。新增3例死亡病例,全部为湖北病例。

报告新增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49例,收到日本通报确诊病例1例,泰国通报确诊病例3例,韩国通报确诊病例1例。1394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儿童年轻人对病毒不易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22日在国新办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证据确实显示儿童、年轻人对病毒不易感。

高福表示,病毒和人类的关系就像“猫鼠游戏”,在互相适应。

一开始只是动物到人的传播,再就是病毒在做适应突变。到现在这个阶段,确实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而且已经出现一些社区传播 。所以说,它经过了三个过程。

从现在来看,它的来源就是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病毒也在逐渐适应,这也符合人类对这一类冠状病毒的认知。就目前的流行病学和目前的认知来说,儿童、对年龄比较小的人确实不易感。

病毒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关键词: 中老年人,基础病者及肥胖者。

同济医院专家组根据包括同济医院在内的武汉各大医疗机构诊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主要集中在40-60岁的中老年人之间,暂未确诊儿童患者;危重症约占15%,且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

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如何判断是否感染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

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划重点:

1.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2.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人群,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出现咳嗽、发热该怎么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负责人焦雅辉表示,不建议自己吃药或者去网上查。 在现阶段,建议出现症状去医院 寻求医院医生正确的诊疗和帮助。

普通民众怎么预防?

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区。无论居家还是工作,要保持定期室内通风的习惯。

出现发热或咳嗽症状时,一定要戴口罩。

勤洗手,如果不小心用手捂住自己口鼻一定要先洗手。打完喷嚏后不要揉眼睛,做好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最重要的措施:戴口罩

戴口罩是预防传染病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戴口罩既是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感染,也是当自己有了呼吸道症状时保护身边人的有效措施,就好像是给自己的呼吸系统设置一道“过滤屏障”。

什么情况下应该戴口罩?

去医院看病的时候。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需要在相对密闭的或人多的空间中停留较长时间。

如果在一个办公室或一个学校班级内,有同事或同学感冒的时候。

患者与人近距离接触时。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首选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N95),建议购买正规企业的产品,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保证密闭性。

注意一次性外科口罩有里外之分,浅色面有吸湿功能,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

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就诊结束回家后应包好口罩切勿随意扔弃。

摘口罩的时候,尽量不要触摸口罩的外侧,摘下口罩后记得立即洗手。

打喷嚏时,请抬起胳膊

打喷嚏时捂住口鼻是不对的,虽然这确实挡住了飞沫向空气中传播,但感冒病毒会附着在手上,再摸身体部位时,容易进入眼睛和鼻子,造成感染。

推荐一个打喷嚏时的标准动作:抬起手臂对着胳膊打,喷出或咳出的飞沫虽然会附着在衣服上,但至少阻断了感冒病毒的传播。

责编:赵建东
阅读数(121382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