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隐身术”| 你能找到“隐身”的兵哥哥和他们的武器吗?

2019-05-11 14:31 CNR国防时空

侦察新兵杨文凯在进行隐蔽伪装训练,争取成为第一批参加“战狼日”的新兵。为了“躲过”班长和他的无人机,杨文凯这次真的是拼啦,他让记者把他埋在沙堆里......

在搜索环节,班长使用无人机进行低空搜索,依然没有发现杨文凯,随着搜索时间的结束,标志着杨文凯此次隐蔽伪装任务的成功。

2019年5月在西藏高原的莽莽群山中,随着指挥员张安超一声令下:“狙击手进行伪装,占据有利地形,对地方火力实施精确打击。”西藏某旅的阻击手展开了训练。

海拔3600米,缺氧、气压低、紫外线强、天气变化无常、自然环境恶劣的高原地区,对于阻击手长时间的隐匿和精准射击增添了更大的难度,他们需要进行面部、枪支装备的伪装。在风沙漫天中,阻击手们犹如战地“幽灵”一般在战斗。

对敌人实施精确打击

在现代化的战场上,狙击手不仅要有精准的射击能力,还要有良好的伪装能力。在军事作战中,也并不仅仅是狙击手才需要进行伪装,进行作战的各类军种都需要学习掌握伪装技能。

考眼力时刻!下面一组军事伪装术图,你能找到伪装的战士吗?

 

 

 

 

 

之前,一组《各国士兵让人捧腹的奇葩伪装》的图片在网上热传,图片中各国士兵伪装成“绿毛怪”、“白发魔帝”、“黑衣人”,让人忍俊不禁。虽然看起来造型有些夸张,不过在战争中这样的伪装术是必不可少的。

雪地伪装德国 “头顶鸟窝”捷克 “头顶拖把”身穿伪装服的印度士兵参加军事演习

但军事伪装并不是“任性”乱来,而是有科学依据和环境要求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伪装技术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升级。

一、历史⋅与自然界融合的军事伪装

在战争中,伪装的作用非常简单:隐藏您自己和您的装备,以免被敌人发现。从人类文明起源以来,人们一直在使用这样或那样的伪装。事实上,伪装的基本思想比人类的历史还要古老。它来自于动物融入环境的自然适应性。

1、不可思议的生物伪装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绝技”,伪装术就是其中之一。漫长的进化和变异过程,为众多生物赢得了天然“伪装大师”的美称。生物利用其自身结构及生理特性“隐真示假”,与军事伪装的初衷如出一辙。

入乡随俗的变色龙拟态竹节虫自带保护色的蚂蚱

2、传统的军事伪装:视觉伪装

视觉伪装是通过服装和体表的覆盖物来使伪装者融入或无限接近于周围的环境,以欺骗敌方肉眼的侦察。

脸部伪装就是画几道迷彩?

能够成功的伪装到环境中,关系到一个军人的性命,这些伪装可不是我们平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在脸上随便抹几道迷彩那么简单。

首先,出于任务上的隐蔽性,军人在脸部涂上迷彩,是为了更好地伪装自己融入环境,有利于躲避光学侦查;其次,在现代战争中部分油彩具有一定防红外侦测的功能,有利于逃避热成像仪的搜索;最后,部分油彩可以起到防蚊虫的效果。

脸部迷彩

为了成功隐蔽自己,士兵用与伪装材料相匹配的颜色涂抹面部。在丛林战中,伪装通常是与森林枝叶和泥土匹配的绿色和棕色,在沙漠中,军队使用各种棕褐色。

脸部迷彩

“面部迷彩术”其实是一个“舶来品”,但是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应用,不能为了“扮酷”、“耍帅”, 随意“涂鸦”,反而更容易引起敌军的注意。

衣着伪装都有什么?

迷彩服是军人作战的必备衣服,它同样具有伪装性。迷彩服的伪装原理,就是利用深浅不一的色块干扰观察者,弱化人体的外部轮廓。

假如想取得理想的伪装效果,迷彩服的颜色、图案与曲线,一定要接近所隐蔽的环境。对于执行野战任务的军队狙击手来说,单纯使用迷彩服的效果总显得差强人意,需要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如树枝、泥土等增加其隐蔽性。

用树枝、草等覆盖全身

如今科技的进步,各国对迷彩服的纺织材料和印染技术上不断加以改进。一些国家的设计人员在印制迷彩色斑的染料中加入了特殊的化学物质,使迷彩服反射红外光波的能力与周围自然景物相似。

3、武器装备也需要“隐身”

除了要伪装自己本身之外,武器、装备的伪装也尤为重要,是躲避和偷袭敌人的关键。

武器武装水中伪装的两栖战车

军舰变“小岛”

远在1941年,荷兰军舰就开始运用“障眼法”逃过了日本的追杀。

日本入侵太平洋地区,幸存的荷兰军舰在逃往澳大利亚的过程中,被日本的战机和军舰频繁出击。在这种危急情况下,荷兰皇家海军的一艘小型扫雷舰“亚伯拉罕⋅克赖恩森”号的舰长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策。他命令船员从岛上弄来植物铺在战舰上,并把船体涂成灰色,伪装成小岛的样子。这样一来,整艘舰船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个微型岛礁,融入进印度尼西亚的数千个岛屿中。依靠这个办法,躲过了日本海军的追杀。

用树枝伪装船身军舰伪装成小岛

在我国武器装备的视觉伪装中主要运用与周围环境相同颜色的方法进行伪装,就如东部战区陆军某部探索建设新型连建制“战斗营房”的做法,为打仗型后勤建设带来了新思路。营房,是军队驻扎之地,是屯兵练兵的场所,是一个作战单位的基地。东部战区陆军某部就将营房藏身于青山绿谷中,涂上伪装色的军营也更能彰显出军营本色。

新型战斗营房

由于军用汽车没有装甲防护,所以军用汽车在战场上需要利用天然的外部伪装和技术手段进行全面的伪装,在外部主要尽可能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伪装车

二、现在⋅掩人耳目的隐身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外部的视觉伪装技术主要起到与环境相融合的作用,而现在更多的应用于电子伪装。电子伪装主要是通过特殊的伪装服,使身体的温度或热发散降低或被掩盖,以躲过敌方热传感仪器的侦察,一般用于大部队或大型装备的伪装。

1、蒙迷彩网

这是一种更快、更省钱的装备隐蔽方法,只需将网状的伪装覆盖网蒙到装备上即可,网线里编织有大量染了色的聚乙烯薄膜绦带。迷彩网的颜色从“北极”白到褐色,同样取决于战区的周边环境,不怕火烧、水浸、霉烂,也不怕阳光暴晒,即使在极端温度下性能也不会改变。但它有一个严重缺点,即只能迷惑敌人的光学仪器。

2、“障眼法”

“障眼法”即释放烟雾。要让敌人完全猜不到军事装备部署在哪里,烟雾的面积必须比被隐蔽物大数倍,这样武器就藏在一大片烟团中。烟雾幕可以与装备涂装及迷彩网完美结合,但这一伪装方法对天气条件的要求高,只有在风速很小、晴朗干燥的天气下才能形成雾障。

3、充气伪装模型

俄罗斯充气武器

充气伪装模型采用特殊外层涂料,还能产生雷达波反射体和热辐射源,可产生与真实武器装备类似的反射效果。一个坦克、飞机或者防空导弹的模型只需几分钟就能吹起来,其重量从30到100公斤不等,易于贮藏、包装和运输,使用时进行充气就能和真目标一样大小。从空中看,根本无法将其与真实装备区分开来。

近年来俄罗斯高度重视军队的充气伪装模型在未来战争中的应用,已先后研发出各类充气武器;而且俄罗斯的充气伪装模型在世界上有很大的需求。

随着侦察器材和精确制导武器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也研究出了高科技的充气伪装模型。

充气伪装坦克使高空之敌失明失聪

三、未来⋅高科技隐身术

隐身本身也属于一种伪装的延伸,可视为在武器装备研制阶段就进行的一种主动伪装措施。所谓隐身,就是利用多种不同的技术手段来降低武器装备不被探测系统发现,“看不见”,“摸不着”。如今的军事隐身技术已经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隐身”的方式也在发展,未来的军事隐身技术有可能实现武器装备完全的“隐身”。

1、可以生长的伪装网

伪装网是一种重要的伪装遮障器材,在战场上是兵器装备、军事设施等军事目标的“保护伞”。

据悉,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已用特制的3D打印机打印出了类似生物组织的新型材料。这样,伪装网就可以像植物一样与周围环境背景融为一体,同呼吸成长,春华秋实,夏茂冬凋,其效果将使敌方难以侦察和识别,从而保障目标的隐蔽安全。

2、随机应变的“变色龙”

随着技术的发展,伪装材料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伪装材料里植入智能芯片,便能感应周围背景的类型、颜色和外形等特征,再根据感应的背景特点,迅速改变自身的颜色类型和外形特点来适应背景。不久的将来,伪装材料甚至能像“变色龙”一样,能根据背景、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实现智能伪装。

俄罗斯技术国家集团研发的伪装新技术可用在部队的服装上。(网络图片)

俄罗斯2018国际防务展8月21-26日在莫斯科登场,政府展示能让地面部队改变外观的“隐形伪装”技术。这项技术能根据军人所处的环境,来改变颜色与图样。这项技术能呈现并模拟复杂的图像,包括迎风摇曳的树叶在内。

3、我国“超材料”隐身战机

隐身技术就是根据电磁波的规律,然后针对雷达的工作原理,设计出的具有吸收雷达波的材料,或者设计出消除镜面反射和角反射的外形,以此来实现在雷达屏幕上消失的技术。

目前世界上所有的隐身飞机,J20,F22,F35都是采用隐身外形以及喷涂隐身材料来实现隐身。但是,这样的隐身设计只是尽量的减少雷达波的反射,而并没有完全克服电磁波。

2018年3月5日,央视播出了第八集《大国重器》,节目首次披露,我国成为了世界上首个实现超材料量产的国家。“超材料”,顾名思义,就是超越自然材料的一种材料,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有此奇特的功能,这种材料制作而成的隐身蒙皮将可以使我国未来的隐身无人机实现完全的隐身。

作者:李文杰 宗梦龙 高振波

来源:CNR国防时空 部分文字图片资料自网络

责编:李莹莹
阅读数(373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