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年轻的火箭军!
火箭军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已经与广大网友见面了!
两天之内粉丝数突破100万。这既有火箭军作为大国重器、神秘之旅本身自带的“流量”,更多的是网友们对火箭军的关心厚爱,对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殷切期待。为感谢网友们的支持,今天我们带您走进火箭军的前世今生,揭开大国长剑的神秘面纱。
前进!年轻的火箭军!
2015年12月31日,北京长安街如往常一样车水马龙,人们在冬日的暖阳里迎接着2016新年的到来。
而这一天,又注定是一个能够写入历史的不平凡日子。庄严的八一大楼里,将星闪烁、气氛热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火箭军授予军旗、颁发训词。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由“兵”变“军”,跨上了新的征程。
火箭军的前身是第二炮兵。
上世纪50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威胁、核讹诈,共和国领袖们毅然作出发展导弹、原子弹的决策。
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6月21日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话语振聋发聩:“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60年11月5日,我国研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https://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220/20190220094306269.jpg)
1959年7月,我军地地导弹第一营悄然成立。翌年11月5日,中国第一代近程地地导弹“东风1号”发射成功。此后几年间,相继组建了一批导弹营,扩编壮大为导弹团。
![图为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https://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220/20190220094306939.jpg)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发出震撼寰宇的巨响。
1966年7月1日,一份经毛主席圈阅的红头文件正式宣告: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领导机关诞生,周总理亲自命名“第二炮兵”。
战略导弹部队诞生之日起,就自带“流量”,始终作为大国战略的“王牌”“底牌”。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决定“用导弹把原子弹打出去”、拨动“小小寰球”,到邓小平提出以强大核力量为后盾的战略思想;从江泽民强调努力建设一支与我国大国地位相适应的精干有效的战略核力量和足够有效的常规导弹作战力量,到胡锦涛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与我国大国地位相称、与履行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战略导弹部队,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建设与发展始终肩负着特殊使命,彰显着国家战略,攸关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确立战略导弹部队“核心力量”“战略支撑”“重要基石”的战略定位,提出“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战略要求,亲自决策成立火箭军,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这是一支能打胜仗的胜利之师
组建之初,“砺剑人”纸箱当面板、草绳当电缆,从第一枚国产短程弹道导弹成功试射到第一枚中程弹道导弹飞啸九天,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装载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仅仅用了几年时间。
目前,火箭军已形成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齐备、固态与液态并存的东风系列,构成能够对敌实施核反击和常规打击的战略力量,谱写着“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辉煌篇章。
![千里机动,长龙列阵。](https://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220/20190220094306493.jpg)
这是一支作风优良的威武之师
多年来,战略导弹部队牢记人民军队性质宗旨,赓续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积淀形成以“三爱”“五讲”为核心的砺剑精神。
面对特殊地位、特殊使命、特殊要求,一茬茬火箭兵传承“稳、准、严、细、实”作风,把“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融入血脉,把防范重大安全问题抓得紧而又紧……用严实作风助推导弹一次次壮美腾飞。
![大国长剑,守护和平;国之重器,英雄辈出。](https://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220/20190220094306606.jpg)
从贺先觉到黄炳华,从姚念学到杨业功,从曾蛟到谭清泉,从盛德华到王忠心,从孟祥斌到沈星……战略导弹部队官兵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采一脉相承。
上世纪60年代初,第一代“砺剑人”在近乎原始的条件下,成功打出第一枚“争气弹”,让中华民族扬眉吐气。
1976年7月唐山地震,战略导弹部队官兵紧急集结星夜驰援,给党中央发回第一份详细报告灾情的特急电报。
![1995年夏,6枚新型导弹气吞东海,威镇寰宇。](https://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220/20190220094307395.jpg)
![2008年5月16日,原第二炮兵某工程建筑团用大型机械打通进入北川县城的“生命通道”。](https://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220/20190220094307187.jpg)
2008年5月17日,原第二炮兵某工程建筑团官兵在北川县国税局招待所废墟中成功救出被埋117小时的群众。
2008年5月汶川地震,战略导弹部队官兵携带工程机械多路并进,在巴山蜀水间打通一个个生命通道、战略通道、重建通道。
……
![历史映射现实,成就昭示未来。](https://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220/20190220094307244.jpg)
新时代,面对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火箭军全体将士将高举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牢记人民期望重托,始终保持高戒备状态,精心铸剑,潜心砺剑,善于亮剑,甘当共和国的“守夜人”,时刻等待“点火”号令,用大山里的沉默与坚守、用发射架下的青春与汗水,用履行使命时的勇敢与无畏,兑现军旗下的庄严承诺——
长剑在手,固我钢铁长城!
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战斗!
这是一支听党指挥的忠诚之师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诞生于7月1日,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对党忠诚与生俱来。
一届届党委坚持一个政治要求,一级级理论学习恪守一个不变真理,一个个主题教育聚焦一个中心内容,一次次文化浸润播撒一个绝对信仰,一座座红色课堂传播一个时代强音: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决听从党的指挥。
主管|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 宣传文化中心
来源|原创作品
刊期 | 第 2 期
监制:毛勋正
主编:王 涛
编辑:刘敬一、赵法胜、寇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