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送出40多万个面包!浙江这个男人火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您好,我是来拿爱心面包的!”4月7日晚上9点半,王祥云准时出现在台州温岭市“托思卡纳”蛋糕店。当晚,店里还剩下8个面包和蛋糕,店员打包好递给王祥云。王祥云将糕点收进车里,匆匆赶往下一个蛋糕店。
王祥云是台州“火速志愿队”的队长,是一名的资深公益人,他在奔忙的“爱心面包”项目是他一手运作的,从创办至今刚好满8年。
近3000个夜晚,王祥云和队员们奔波在城市夜色里,这个原本饱受争议、最不被看好的公益项目,至今已送出40余万个“爱心面包”,数万人受益,累计节约金额达五六十万元。
掐着打烊时间取爱心面包
既做公益也减少浪费,一举两得
4月7日晚,王祥云和队员作了分工,王祥云自己负责跑4家蛋糕店取“爱心面包”。
晚饭后,王祥云在办公室里忙着将这个月要送去“爱心面包”的单位和部门的名单排出来,等到晚上9点15分,王祥云便掐着手表匆匆下了楼。
“从办公室到地下室开车,大概5分钟,从地下室开车出去到第一家蛋糕店是10分钟,刚好9点半能到。”王祥云之所以要这么赶,是因为每家蛋糕店打烊的时间都不同,所以他要掐准时间赶到。“我们是有过协议的,只在打烊的时间才能去拿,之前不会提前干扰店家的正常销售。”
停好车,王祥云穿上写有“火速志愿队”字样的红马褂,提了几个写着“爱心面包”字样的布袋,进了蛋糕店。店员已经把没卖完的糕点打好包,就等王祥云到来。
“王队长,今天剩得不是很多,不到10个,全在这里了。”店员显然已经对王祥云很熟悉了。
“好事情啊,说明你们今天生意好。”王祥云边说边在票据上签名,表示“爱心面包”已经被他领走了。
王祥云告诉记者,“爱心面包”每天每家店的数量都不确定,少的时候,所有店家收过来才几十个,多的时候,可能又有一两百个,甚至更多。
最晚的一家蛋糕店11点打烊,王祥云赶到店里时,离打烊还有半小时,他就在店里坐一会儿,或者到门口等,同时在志愿者群里了解其他店里“爱心面包”的回收情况。“这头在统计大致数量,那头就要考虑对接好接受单位,把糕点送过去。”王祥云说。
“这些糕点,或给晚上熬夜班的人吃,或给明天起早的人吃,不管怎么样,都是吃进肚子里了,也就不浪费了。”王祥云告诉记者,这些糕点,放在店里卖,通常好几块钱一个,有的甚至十几元一个,让环卫工人或者家境不太好的学生去买来吃,他们肯定是舍不得的。“现在免费送给他们,也是做公益,对商家来说,还能励行节俭,减少浪费,一举两得。”
做蛋糕的朋友请他帮忙
他想到了一个公益项目
怎么会想到做这样一个公益项目?这还得从8年前说起。
2013年初的一个晚上,王祥云接到开蛋糕店的好友的电话,让他帮忙想想办法。
“店里每天晚上都会剩下不少面包蛋糕,都是当天做的,非常新鲜,能不能帮我看看有没有哪里需要的,帮忙送给他们吧。”朋友这样对他说。
王祥云赶到朋友店里,朋友已打包好两大袋面包,这些面包后来就近送给了环卫工人和社区住户。
为什么好端端的面包要送人?原来,蛋糕店在日常运营中,为了保证糕点的品质,一般当天制作的糕点只在当天售卖,如果到晚上店里打烊还卖不完,这些糕点基本就会丢掉。
“事实上这些糕点都是非常新鲜的,正常情况下,放两三天时间没问题,如果按照行业操作,当天卖不完的就扔掉,实在太浪费太可惜了。”
第一次了解到糕点行业内的规则,王祥云挺意外。他有意到其他蛋糕店打听了一下,确实每家店都是这么操作的,每天“处理”掉的糕点也有不少。
“长年累月下来,这笔浪费不得了。能不能把这些原本就要丢弃的新鲜面包,尽快送给有需要的人吃,减少浪费,又能填饱肚子,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就这样,王祥云心里有了一个“爱心面包”项目的雏形。
要把这份公益坚持下去
他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当王祥云将“爱心面包”这个项目提出来的时候,很多公益组织的负责人都不看好。
“老王,你搞这种和食品有关的项目,万一吃出问题来,你
责任扛得住?”关系好点的朋友向他建议。
也有人觉得这是吃力不讨好的项目:“你搞这个,需要每天晚上去收面包,还要送,如果做了一半又不做了,到时候可能还要被人说,何必呢?”
还有人觉得,王祥云搞这个项目,肯定是失败告终。
各种各样的说法,王祥云只是一笑而过,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2013年4月,王祥云的“爱心面包”项目在议论声中启动了。
一开始,王祥云去城区的蛋糕店挨家挨户拜访,请他们加入到自己的项目中来,成为“爱心商家”,结果出师不利。
“一方面,行业里的人都已经习惯,当天的糕点没卖完直接扔掉,我们突然上门要走,店长会有很多顾虑,比如我们的身份核实的问题,我们免费拿走这些糕点的真实用途问题,以及整个项目的真实性问题……所以当时走了很多家店,基本都被店长店员婉拒了。”
后来,王祥云找了很多当地的关系,朋友托朋友,找到了蛋糕店的负责人,说清楚状况,一些商家这才勉强答应为王祥云提供“爱心面包”。
为了能保证食品的安全,王祥云会让店员把爱心面包用食品袋打包密封好,然后用专门的大布袋装好,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将这些糕点送到目标人群手中,确保全程密封无污染。
“如果是夏天,那些夹了奶油和蔬菜的糕点,我干脆就不收了,因为奶油和蔬菜在热天容易变质。”甚至为了让糕点新鲜度更有保障,王祥云还出资给几个“爱心面包”接受点购买了保鲜柜。
8年来风雨无阻
的收与送
帮了很多人节约了很多钱
有了最初几家蛋糕店的“加盟”,王祥云每天都可以收到几十个新鲜面包,他把面包送到环卫工人之家,民工子弟学校,或是医院的护工手里。
温岭芊嘉汇蛋糕店的负责人杨美华是王祥云当年刚启动“爱心面包”项目时,首批加入其中的爱心商家。
杨美华和所有店员都打过招呼,每晚打烊前五分钟就把店里剩余糕点整理打包好,等王队长来拿。
“店里有时候生意不太好,当天会剩下很多,按照以前,我们只能喷上消毒药水扔掉,我自己在边上看看,也觉得可惜。自从加入‘爱心面包’以后,不论卖不卖得完,都不用担心造成浪费了。”杨美华觉得,这个公益项目特别有意义,“对我个人启发也很大,即便我以后可能从事其他行业,投资其他产业,我都会有这样一个意识,减少浪费,多帮助有需要的人。”
王祥云的善举让志愿者团队里的很多成员也报名加入其中,甚至不少圈外人士也因为看到这个项目,而选择加入了王祥云的团队。
林美君是一名保险公司的职员,8年前,“爱心面包”项目刚启动的时候,她在当地论坛上看到这个活动的倡议,当即被吸引,通过打听寻找,终于联系到王祥云,现在,林美君是王祥云在这个项目上支持力度最大的“铁粉”。“有时候我会带着儿子一起去收面包送面包。”
这些年来,爱心面包帮助了很多人。“有一次我在送面包,得知有一个环卫女工,全家从河南来这边打工,一家4口人挤在一个10平米大的房间里,儿子因病生活无法自理,丈夫又得了肝癌,日子过得清苦。”王祥云就和队员们一起,经常借送“爱心面包”之名,到她家探望,送去生活用品以及现金,让一家人的生活状况改善了许多。
在王祥云的不断经营和努力下,爱心面包项目名声越来越大,不少糕点店也慕名而来,主动要求加入。目前,温岭城区已有16家蛋糕店成为王祥云的公益项目。8年来,这些蛋糕店的数十万只“爱心面包”被送到有需要的人手里,也节约下了数十万的资金。
多年后,王祥云想起当初的争议和不认可,他还是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既能帮到人,又能减少浪费,何乐而不为呢?”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栋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