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60,70,80,90,00后战疫女神,敬妳!

2020-03-08 14:23 楚天都市报

江城三月

街头的花儿次第绽放

与之交相辉映的

是怒放在战疫一线的铿锵玫瑰

她们,

有医生,有警察,也有志愿者

她们,

是妈妈,是女儿,也是妻子

她们,

是我们的“战疫女神”

我们记录了

40后、50后、60后、70后、

80后、90后、00后

七位女神的战疫故事

我们希望

通过她们的故事

展现这场战疫的巾帼力量

带给大家战疫必胜的信心

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三八妇女节

让我们向战疫女神们说一句,

辛苦了

向所有女性同胞们道一声,

节日快乐

40 后

40后李兰娟院士

抗疫是国家大事,我们义不容辞

73岁的李兰娟院士在疫情一线不停奔波。

这也是继2003年非典、2013年H7N9后,她再战防疫最前线。

2月2日凌晨,李兰娟院士领衔的浙江高级别专家组抵达武汉,当天9时许,她就带领团队来到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开始救治患者。

一个多月来,李兰娟每天上午8时30分,都会准时来到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国家医疗队指挥中心。她每天进红区查房,心系每位患者治疗情况,最辛苦时每天只睡3小时。

2月20日,李兰娟从ICU查房出来,一旁的记者帮她拍下了一张摘下口罩后满脸勒痕的照片。照片中,她笑容慈祥。让人看后既心疼,又感佩。

2月24日下午2时30分,刚刚结束一场专题讲座的李兰娟收到邀请:当天有19名重症患者集体出院,请她去送行。顾不上休息,李兰娟前往现场,“这是喜事,我要去欢送他们!”

69岁的梅婆婆连声向医护人员致谢,热泪盈眶地向李兰娟院士鞠躬致谢,“感谢你们帮助武汉人!”

“抗疫是国家大事,我们义不容辞。”李兰娟院士团队以实际行动诠释他们的责任与担当。

对李兰娟来说,无论做教授还是做院士,从披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挽救病人生命就已成为她一生的职责。

让我们向这位“战疫女神”李兰娟奶奶致敬!

50 后

50后环卫女工夏志华

马路和方舱医院,都是我的战场

7日6时,天刚蒙蒙亮,武昌二桥清洁队61岁的环卫女工夏志华,骑着电动车来到武昌中山路保洁路段巡查。

看见路面有几个饭盒,她用镊子夹起来,放进电动车后面的垃圾桶内;发现路边一个果皮箱快装满了,她又下车将里面的垃圾倒在电动车垃圾桶里;然后拿起喷壶,给果皮箱消毒。“疫情期间,每天都要对果皮箱和城市公共设施进行消杀。”

刚上车行驶不远,她发现人行道上落叶有些多,又拿起扫帚,将落叶归堆装入大塑料袋中,然后给垃圾运输车司机打电话,“我这里垃圾满了,快来收走。”

武汉封城以来,夏志华放弃休息,天天在路上保洁、消杀,收集废弃口罩。她说,在抗疫战斗中,马路就是她的战场。

虽然工作量大,她还主动加入了“防疫突击小组”。2月10日,洪山体育馆方舱要增加床位,急需保洁消杀人员。当晚10时,已上床睡觉的夏志华接到增援通知后,连忙穿上衣服赶到现场。她唯一的女儿,被妈妈的精神所感动,也要求与她一起战斗。

夏志华告诉记者,她虽已年过花甲,但身体还很硬朗,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可随时参加突击任务,直到战胜疫情。

60 后

60后社区民警张巧荣

你若觉得孤单,就找我

再过4个月就退休了,疫情突如其来,武昌余家头街派出所55岁的社区民警张巧荣临危受命,接手疫情高发的喻家湖社区。

7日上午,记者在社区警务室见到张巧荣时,她正给癌症晚期患者刘大姐打电话:“申请救助已报上去了,你若是觉得孤单,就找我!”

刘大姐是1月搬来的租户,独居。每次她点的外卖,都是张巧荣送上门。

“我每天疼得睡不着,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微信交流中,刘大姐的话让张巧荣揪心。张巧荣每天与她分享美图美文,交流舞蹈心得,两人无话不谈。刘大姐逐渐战胜悲观情绪。

“我是1月31日来的,正是恐慌蔓延的时候。”张巧荣说,当时社区网格员、志愿者都愁容满面,一名女孩因给患病群众送药去了趟医院,坐在角落抹眼泪。

“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注意力等于事实。过分关注疫情,就会无限恐慌......”张巧荣利用长期积累的心理学知识,给社区工作人员讲课,迅速稳定了大家情绪。大家亲切地称她“巧姐”。

社区一位男业主,自认为新冠肺炎已痊愈,拒绝前往隔离观察点。张巧荣连续打电话说服他;5岁男孩日夜在家滑滑板车,楼下孩子要上网课、写作业。张巧荣给两家打了几十个电话,说服楼上收起了滑板车......凭着她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邻里矛盾化解了不少。

70 后

70后医生朱国超

我首先是名医生,我没有想得多复杂

朱国超是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41岁。

疫情袭来之时,平日里眉清目秀、语音轻柔的朱国超,秒变刚毅女战士,毫不犹豫率队冲上战场。为争分夺秒救治患者,她将女儿送回老家,自己搬到医院住下。

她在抗疫一线全力拼杀,病毒却偷袭她的家人。她的公公、婆婆、丈夫先后被确诊。1月底,新冠肺炎带走了她的婆婆。

“这段日子我过得‘艰难崎岖’。”她毫不介意坦承自己的感受,“但我首先是一名医生、是这个科室的主任;其次才是儿媳、妻子和母亲。”

肩上的责任不可松懈,为守护好病区每一名患者,她去探望亲人时,从来都是一路小跑,来去匆匆。

医院被指定为发热定点医院后,重症医学科承担起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朱国超更忙了。一天三次查房、监测分析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为降低护士感染风险,她自己上阵为危重症患者上鼻肠管。科室医护人员说,朱主任就像一面旗帜,有她在,大家心里就是稳的。

“我没有想得多复杂。”她说,既然穿上这身白大褂,就要担负起这份责任。

80 后

80后外卖员胡文君

能为一线医护人员跑腿,特别有意义

自春节以来,武汉外卖女骑手胡文君每天奔波在送外卖和跑腿路上。尽管接单量没有平时多,但她觉得,因为自己小小的付出,就能让很多家庭吃上热菜,拿到应急药品,自己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

7日,记者见到她时,她正从一家店铺出来,手里拎着两瓶5公斤的食用油、两包5公斤的大米。把东西放进电动车上外卖篮后,她长舒一口气,“是有点重!”

80后的胡文君,是美团外卖中南片区的一名骑手。同一站点里几十名同事,就她一人是女骑手。

“我是珍稀物种!”她打趣道,不过,她没觉得自己有啥不一样,“男同事能干的活,我都能干。”

“经常给住在酒店的医务人员送外卖,或者跑腿。”胡文君说,“一线医护人员太辛苦了,很多时候,我给他们跑腿,都没收跑腿费。”虽然免掉的钱不多,平均一单也就10块钱左右,但她觉得能为医护人员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感到很荣幸。

外卖骑手天天在外跑,害怕吗?胡文君说,说完全不怕是假的,“但如果都害怕,不工作,城市就没法正常运转了。”

90 后

90后社区干部彭嫕(yì)

我的名字心上有医,我还要做得更多

今天一大早,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金桥社区副书记彭嫕到办公室后第一件事,就是电话询问新冠肺炎患者身体恢复情况。

昨天,她帮出院病人购买紧急药物送上门,为在隔离酒店的隔离者购买药品和睡衣。

最近的日子,查访隔离点居民情况、社区发热人员,处理辖区居民各类突发问题,将彭嫕每天的生活填得满满当当。

彭嫕1990年出生,今年刚好30岁,从事社区工作快7年。她说,这一个多月,催促了她快速成长。

“嫕”的含义是性情温和,而以前的彭嫕遇事冲动。有天她回家给父母送药,临走时,父亲提醒她“对居民态度要好一点”。

其实,在社区工作这么多年,彭嫕早已改变了脾性。“但我爸不知道,因为在家里,我永远是他们的女儿,会时常有小脾气。”她说。

随着社区发热病人持续增多,彭嫕每天忙到深夜才回家,又很难入睡,“那段时间,我记得骑电动车上班路上好几次眼睛睁不开。”

孩子刚断奶,她晚上回家再也没有接触过孩子。“每天早出晚归,小孩慢慢也不怎么对我笑了,有时想想还是眼眶湿湿的!”彭嫕说。

“我为自己骄傲,没有想到我可以一路坚持下来。我的名字心上有医,我还要做得更多。”疫情过后,彭嫕最想做的事就是好好抱一抱孩子,好好在床上睡一个懒觉。

00 后

00后大学生志愿者方一楠

这段经历,是我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今天是当志愿者以来最轻松的一天,只跑了一趟腿,说明情况越来越好了!”昨日,19岁的方一楠对记者说,当天早上她和两个志愿者一起到超市,排队近1个小时,帮5位居民代购回物品。

方一楠是中国地质大学大二学生,现在武汉青山区和平社区当志愿者。

外公外婆住其他小区,不会网购,正是有志愿者买菜送药上门他们生活才有了保障,这让她意识到有许多人需要帮助。

而妈妈是护士,看到她脸上口罩压出来的印子,就知道她很辛苦,妈妈冲在一线,自己也可以。

2月20日,她主动跑到居委会要求当志愿者,配合网格员工作。2月28日,她正式拥有了志愿者身份。

方一楠的工作主要是帮居民买药买菜、分发物资、团购等等。

爱心菜车来了,方一楠帮忙卸物资,再和网格员一块摆摊发放,一次要站2个多小时。此后,她还要上门给困难老人送免费爱心菜。

3月6日,是她最忙的一天,晚上8时才吃晚饭。

方一楠2月10日就开学了,每天要上网络课。女儿成了志愿者,父亲便每天帮女儿录课程,方便她晚上学习。

3月24日是方一楠20岁生日。“能够做点实事,我挺开心的。这段经历,是迎接生日的特别礼物。”她说。

楚天都市报出品

责编:刘婕
阅读数(462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