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5300年!——“河洛古国”文明溯源
新华社郑州9月17日电(新华社记者王丁、桂娟、双瑞)拥有杜甫故里、北宋皇陵等“家底”的河南巩义,又新增一处引以为傲的文化地标——“河洛古国”。有专家称之为“黄河文化之根”。
今年5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确认位于巩义市河洛镇的双槐树遗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有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根据过去的考古发现,中原地区给人一种5000多年前社会发展相对沉寂的印象,有过‘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说法。双槐树遗址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河洛地区向来被视为中华文明腹心地带。双槐树遗址所在的河洛镇,位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伊洛汇流入黄河处,属于河洛文化中心区。
站在遗址高处,黄河两岸风光尽收眼底。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说:“‘河洛古国’的地理位置和所处时代太重要了,遗址呈现出的景象与内涵,契合了《易经》‘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
双槐树遗址面积达117万平方米,发现有仰韶文化中晚阶段三重大型环壕、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采用版筑法夯筑而成的大型连片块状夯土遗迹、三处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三处夯土祭祀台遗迹等,并出土了一大批仰韶文化时期丰富的文化遗物。
这处都邑性聚落遗址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也就是说,在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就形成了繁华的都市群。”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说。
曾三次担任双槐树遗址发掘领队的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最津津乐道的,是一处用陶罐模拟天上北斗九星的天文遗迹。“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天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业。”他说。
专家认为,这一天文遗迹明显具有特殊人文含义,表明在聚落布局中的礼仪化思维和“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已经形成,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
“河洛古国”还发现了国宝级的文物——一只用野猪獠牙雕刻的、正在吐丝的家蚕。作为已发现的中国最早骨质蚕雕艺术品,与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实证了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缫丝。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在距今5300年前后,除了双槐树为首的聚落,全国其他地方还没有与桑蚕纺织业有关的确切发现。”李伯谦认为,从这一角度讲,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最早的代表。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河洛古国”的出土器物包含许多外来文化因子:折腹鼎、背壶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双腹器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证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就是联通四方的交通孔道,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这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
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性思维、具有引领性的文明发展模式……专家认为,双槐树遗址所表现的这些内涵,以及种种被后世王朝文明承袭和发扬的现象,足以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
这是2019年8月27日在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拍摄的双槐树遗址(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2019年8月27日在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拍摄的双槐树遗址(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4月28日在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遗址拍摄的用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家蚕”。新华社发
这是2019年8月27日在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拍摄的双槐树遗址。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4月28日在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拍摄的双槐树遗址。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遗址出土的“曲腹钵”(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遗址出土的骨针(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遗址出土的陶罐(左)、陶鼎(2019年8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