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贡献

2020-12-07 19:31 韩庆祥 光明网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贡献之当代意义在于,实践是人的一种生成性活动,人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成其为人的,事物是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生成的,世界也是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而成为与人有关的世界的,人、事物、世界都是一种过程性存在,一种生成性存在。因而,要从实践的生成性来解释世界、解释事物、解释人。

3.自觉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1845年之后,马克思的哲学思考和研究相对注重“人”与“实践”的客观性、实证性与科学性。1846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把他和恩格斯一起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理解为“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它“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晚年,马克思用毕生精力来研究《资本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数学的准确性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并证明这一发展方向必然走向社会主义。

年轻时候的恩格斯的哲学思考和研究也关注“人”与“实践的主体性”,但更加注重实证性、客观性,多注重从“事实”“历史”“客观性”的维度或用“事实”“历史”“客观性”的眼光看问题。恩格斯在晚年更是如此。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注重从“事实”“历史”“客观性”维度分析研究人类原始社会人自身的生产和发展的历史;写《自然辩证法》,需要他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为此,恩格斯用8年时间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来一次彻底的“脱毛”,这就使他能着重从科学实证与客观性方面思考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唯物论和认识论;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相对注重从经济利益、物质生产方面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同样注重从“事实”“历史”“客观性”维度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总结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其中一个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在讲到唯物主义历史观时,恩格斯强调马克思是在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的背后,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上述表明,恩格斯是注重事物发展、人自身发展、自然发展、历史发展的客观性的。这样,恩格斯就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呈现出来了。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贡献之当代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注重“规范性”研究,注重用“人”和“价值”“实践主体性”的眼光观察思考世界;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注重“实证性”研究,注重用“事实”“历史”“客观性”等精确的眼光观察思考世界,把价值尺度建立在历史尺度的基础之上,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实证和规范、主体性和客观性的有机统一。这就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具有科学性,也具有价值性。

4.系统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

责编:刘艳君
阅读数(2732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