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成功召开

2020-11-24 12:42 央广网

11月12日至11月13日,由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建筑学会健康人居学术委员会主办、方太集团承办的“第十二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在成都召开。来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房地产开发与设计单位、建筑部品生产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各方近四百名代表参加论坛,共同探讨面向主动健康的健康住宅发展方向、技术和标准,深化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研究;分享“健康小镇”的前瞻研究、“健康住宅”创新实践项目的成功案例,共同推动健康住宅及相关产业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拓展健康住宅的服务产业链,推动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

论坛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宜明讲到,提高住宅健康品质需要三结合,即结合规划与设计、结合不同年龄段的需求、结合结构功能与装饰装修。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宜明致辞

第一,把小区的规划和住宅的设计结合起来。人们不仅在室内活动,还需要到室外活动、交流。室内的设施如何满足一部分健康的需要,室外小区的环境如何满足另一部分的需要,社区如何满足人们更多的健康需要。如果社区有了与健康相关的配套,小区可以做一些简单初级的配套,如果小区配套了,家里设施也相应作调整,把社区、住区、住宅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设计。

第二,是把不同年龄段的需求结合起来。各个年龄段的人需要在室内、住区、社区满足他们的健康要求。比如我们现在住区的交流设施、交往的空间很有限,通常是一个长条椅,两人相邻而坐,这是人与人交流效果较差的一种方式。所以住宅也好、小区也好,看似一个简单的设施,体现了我们的理念,体现了我们以人为本的做法。所以健康住宅要从需求研究。

第三,是把建筑结构的功能和装饰装修很好的结合。能在结构上解决的,能在建筑上想办法的,就在这个环节想办法。办法都想完了仍然满足不了需要,可以配一些产品。

未来,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努力,把健康住宅的水平再提高一步,我们的健康住宅理论和实践就更向前发展了。

国家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仲继寿介绍到,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从2004年到2019年,每届主题都围绕居住健康,住宅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已经成为捍卫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开发住宅产品,只要把用户的需求装在心中,它就不是噱头。

国家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仲继寿致辞

四川省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张代强在论坛上介绍到,2019年,四川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573亿元,总量居全国第七位,其中住宅投资4665亿元,占比71%。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1.30亿平方米,总量居全国第四位,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05亿平方米,占比是80.5%。房地产业是一个关联度高、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的产业,住宅不仅是房地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帮助群众解决居住问题,提升生活品质的根本产品。在推进住宅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除了要坚持房地产定位,围绕上述目标,更要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深刻领悟绿色、健康、舒适、宜居等高质量内涵,不断推出更高品质的产品,保持房地产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重庆市房地产开发协会会长尹严全在论坛上分享说,我们要把建设健康住宅作为提升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人从有房住,到住好房向健康住宅转变,让人、健康、环境三方面有机融合。他介绍到,重庆市现正推进“健康重庆”的建设,房地产建设不仅要提出健康住宅,绿色住宅的口号,还要切实落实到房地产项目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健康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高星做主题报告。他从当下面临的建筑问题、新时代开启健康中国新征程、加快以人的健康为核心的住宅建设思考与建议这三方面阐述了在人类健康卫生共同体全球战略大背景下,在健康中国的顶层设计下,整个建筑行业应明确的大方向。

健康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高星做主题报告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磊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有关单位推出最新的研究成果——《健康小镇评价标准》。该标准已于2020年10月1号正式实施。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磊做主题演讲

健康小镇是以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建设面积及相关产业,能提供健康的环境、文化、服务的生产和生活空间。非“传统建制镇”,有一定人口规模的生产生活单元统称;非“健康产业特色小镇”,必须有本地产业支撑,且产业形态不影响健康。健康环境是基础:注重全生命周期管控,自然生态本底、规划设计营造、运营服务管理;分为空间规划、环境质量、生态建设、生活空间、绿色交通、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七个章节。健康文化是灵魂:充分体现健康文化对全民健康的引领作用;分为组织建设与规划、设施建设与措施、文化传承与措施、文化创意与措施、文化传播与活动五个章节。健康服务是手段:充分体现健康服务在共建共享、培养健康生活行为的支撑作用,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分为公共服务设施、健康运动、健康管理、个性化健康服务、健康食育、健康金融、本地产业七个章节。健康居民是目标:明确健康居民的建设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宗旨;分为健康体质、健康素养两个章节。

方太集团产品线总经理李健在论坛上分享了方太的三大目标:第一,助力一千万家庭提升幸福感。第二,助力十万企业家迈向伟大企业,除了政府、行业协会引领外,还需要每个企业家共同努力把自己的企业做强做精。第三,助力建设一万个幸福社区,让大家出门在外,也能够感受到整个邻里之间的温暖。方太全力构建幸福健康的家居生活新模式。

参观蓝光集团的健康住宅实践项目

在为期一天半的论坛上,30余名行业专家围绕“健康住区韧性规划;室内环境健康应对;住宅智慧健康管理的创新”的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所长徐东群,对高层建筑设计及物业管理中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提出建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史丽秀设计师介绍了,把打动心灵的文化、接近自然的低成本养护、全龄化生活需求等要素融入景观设计实践,实现安全、舒适、愉悦、归属的理念,建设“怡然、乐享的家园”;中国声学学会建筑声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燕翔教授分享了居室噪声对睡眠危害及隔声做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高峰分享了建筑水系统卫生安全对住宅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中国空气净化行业联盟秘书长邓高峰分享了室内空气质量表观指数及控制策略;中国健康管理协会远程健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鲍玉荣分享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现状和下一步的发展趋势;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副教授陈倩远程作主题报告,介绍了美国健康住宅与绿色、节能住宅结合在一起推动的标准与经验。

具有“健康住宅”创新实践经验的房地产行业专家,也纷纷介绍了他们的实践经验。绿地控股集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健康人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戎武杰详细介绍绿地集团“绿健百科”产品体系,并分享了对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引领思考与实践。宁夏中房集团副总工程师左龙,通过玺悦湾项目健康住宅的实践,介绍了宁夏中房集团将科技、教育、养老、智慧、生态元素植入社区和家庭,做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做美好生活的服务商。新绎控股设计研究院院长田俊平,介绍了通过标准化模块化方式固化硬件体系,以智能互联为基础结合运营方式构建软件体系,打造具有独特、完整的生活配套体系和其他服务功能的来康郡健康体系标准化产品。蓝光发展总建筑师郭震结合蓝光地产的发展,谈从“建筑”到“健住”的实践。

“HIH健康家、筑安居”联合倡议公益行动启动

论坛同期,与会人员还参观了蓝光集团的健康住宅实践项目——成都·蓝光未来(示范区),并举行了“HIH健康家、筑安居”联合倡议公益行动发布会。该倡议行动由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联合绿地集团、方太集团、中建院、蓝光集团、阳光城集、台达集团、东易日盛、高登铝业等有关行业知名机构共同发起。组织100家健康科技型先进企业,以“健康优先、共筑安居”为主题,呼吁全房地产与绿色健康产业链相关机构积极行动起来,传播健康居住的建设理念,开发居家健康的保障技术和产品,创建居家智慧健康住房服务新模式,引导中国健康人居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创新发展。(周雅琴)

责编:张凯
阅读数(672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