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 | 这所学校,让民族团结教育和美延伸

2017-02-22 16:21 国家民委

▲在常州西藏民族中学“汉藏一家亲”活动上,藏族学生与“常爸常妈”一家人开心地在一起。

小小的元宵被越来越熟练地搓了出来。不一会儿,元宵就煮好了。孩子们帮助爷爷奶奶把一碗碗热腾腾的元宵端给社区居民品尝,“常藏牌”元宵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今年元宵佳节这天,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的藏族学生,在社区老人的带领下, 做出了一桌子元宵。

创办于1985年的常州西藏民族中学,是全国首批落实国务院“智力援藏”精神的内地西藏班(校)。多年来,该校紧紧围绕“和而不同、藏汉情融”的办学理念,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和美教育”,引领学生正确处理人际间,人与自然间,个人与民族、国家间的关系,让孩子们去了解并主动接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开放包容的胸怀,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和美课堂,师生和谐共进

“哪位同学对我的回答有补充,或者有不同看法?”“谢谢你的补充,让我的答案更全面了。”……

这样的鼓励,是常州西藏民族中学的课堂常态。从2014年开始,学校开始尝试课程创新,构建以“展评学习法”为抓手的“和美课堂”。

“和美课堂”致力于构建课堂中师生、生生和谐共进的学习环境,倡导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层次需求,选择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形成师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风貌。老师通过运用积极语言的点评激励,让每个学生享有充分展示的机会,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为此,学校设置了“形态和美、语言和美、结构和美、效果和美”4个维度来评价课堂教学是否和美、高效。

除了在常规课堂上追求“和美教育”,学校还结合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背景、藏族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的办学特点,编写了《“五个意识”读本》《和美社会》,并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包括假期游学课程,引领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国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各民族优秀民歌、民乐、名曲天天听”、《新闻联播》天天看、“优秀影片双周观”等影视课程;经典文化诵读、西藏文化等校本必修课程,对学生施加优秀文化影响;组织学生到刘国钧高职校和旅游商贸高职校开展动漫、模拟网店、模拟企业经营、礼仪服务、西点烘焙、中式点心制作等实践类课程,增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

全员育人,老师是良师、慈母和益友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现有教职工56名,共开设12个教学班,有在校学生473人,生源来自西藏的各个地区。这些藏族孩子背井离乡,远离父母亲人,全员寄宿。

特殊的校情给学校的教学、生活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让孩子们安心上学,早日适应内地的生活,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让老师做藏族孩子“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上的慈母,思想上的益友”。

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与一个宿舍的学生结对,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倾听他们的心声,疏导他们的烦恼,为他们提供好的意见和建议,矫正他们的不当行为,给他们陪伴和鼓励。老师们成为孩子的依靠,成为孩子们口中超越血脉亲情的“老爸”“老妈”。

老师们几乎全年无休。每天早上6点,当同学们起床时,老师已经到宿舍门口,检查同学们是否按时起床,是否打理好宿舍内务。每晚9点多,老师们又到宿舍看他们的蚊帐是否拉好、被子是否盖好。

该校教师徐俊,曾被评为“江苏省民族团结最美人物”“全国民族团结十大感动人物”。他担任班主任时,坚持每个月拿出100元给学生过生日,并且主动与班里家庭困难的孩子结成帮困对子,一直资助到他们毕业。2007年,两位学生毕业时没有返藏路费,他拿出自己当月的工资给学生作为路费。

在榜样的引领下,老师的家人们也正悄悄加入。学生生病住院,朱琴老师与爱人轮流看护;每年春节,史磊老师的母亲总是把家长没来的孩子接到家里一起过年。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希望藏族学生在常州学习一阵子,离开常州后回味一辈子。

2012年,以常州民族中学浓浓的汉藏师生情为原型而创作的音乐舞剧《格桑花 茉莉花》,代表江苏省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荣获了该届会演金奖。

爱心家庭,搭建藏族孩子的安全港

2016年11月20日,常州西藏民族中学第七届“汉藏一家亲”活动启动仪式,在学校金珠峰艺体馆隆重上演。162个常州家庭和162个藏族孩子幸福结对。

启动仪式上,由学生顿珠次仁和“常爸”蒋韩杰表演的《你好,杰叔》,向大家讲述了一年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杰叔,去哪儿?”

“顿珠,去哪儿?”

一次次问答引出蒋韩杰带顿珠去参加公益活动、引导他融入社会的良苦用心。而顿珠在现场大声说出“杰叔,我爱你”,更是道出了藏族孩子与“常爸常妈”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浓浓深情。最后,蒋韩杰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成“坚持”“陪伴”“榜样”这3个关键词,送给现场新结对的“常爸常妈”们。

每年8月,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孩子少小离家,来到常州求学。他们远离故乡,对家人的念想、对家庭的渴望是学校老师不能完全满足的。从2010年开始,学校开展了“汉藏一家亲——汉藏家庭结对同发展、汉藏学生携手共成长”活动,让每个藏族孩子在常州也有一个家。如今,该活动已成为学校“藏汉情融、民族团结”德育品牌特色活动。

活动开展7年来,900多位“常爸常妈”就像对待自己亲生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着藏族孩子。这种超越民族的大爱,深深地滋润着藏族孩子的心灵。

如今,第一届结对的藏族孩子,已在2016年考入大学深造。虽然他们散落在全国各地,但一个个汉藏结对家庭并没有解体,藏族孩子们对“常爸常妈”的感恩也并没有就此停止。由爱而生的亲情恰似茉莉般芬芳幽香,由心而生的情意却似格桑花般温柔。

来源:中国民族报

监制/孙雅莉统筹/周芳编辑/王甜制作/彭凤平

阅读数(56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