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新20多项技术成果 这个一线工人被大学生们追捧

2019-11-22 07:18 工人日报

发明创新20多项技术成果

这个一线工人被大学生们追捧

本报讯 “这是新型NZJ内燃钻孔机,我对钻孔机卡头的几何尺寸进行了改造……”11月13日,李会杰劳模创新工作室再次迎来入职不久的大学生们参观,随着李会杰的深入讲解,大学生们都听得入了迷。

以小发明、小创造被职工追捧的李会杰,是南阳工务段平顶山西线路车间检修工区班长。自小就爱钻研机械的他,自2004年成为工区钢轨焊接工以来,围绕现场钢轨焊补作业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发明创新出20多项技术成果,为车间、工区节约材料近百万元。

“这钻头扔了多可惜啊……”4年前在一次对钢轨钻孔作业时,李会杰看着手里被换下来的旧钻头陷入沉思。要知道一个合金钻头成本在300元左右,钻20-30个孔后就成了报废钻头。而合金的硬度非常高,普通磨砂轮磨不动合金钻头,手工磨制又不能达到钻头刀棱均匀,如何重新利用旧钻头,这可难住了李会杰。

通过角磨机、切割机打磨、手工磨制、改良钻孔头等方法不断试验,都以失败告终。在经历上百次的试验后,他终于设计制作了一个几何尺寸更加合适、硬度更高的合金卡片。车床上加入这样一个小卡片后,每个旧钻头磨制时都能达到棱角标准,报废的钻头又可以钻30~50个孔,这项创新每年为企业节省10万元。

2018年3月15日,平西线路车间在平西站岔区进行道岔维修作业,“这螺栓拧起来真难,要是能借助电动工具拧那该多好。”面对多组道岔维修任务,大伙发起了牢骚。由于护轮轨与基本轨距离近、空间窄,使用活口扳手时费时费力,每次进行道岔维修作业,拆装螺栓都占据很多“天窗”时间。善于琢磨的李会杰,作业结束后对道岔各个部位的间隙距离进行测量和数据核算,思考怎么用电动工具带动齿轮垂直转动对螺栓松紧。他买来齿轮制作零件,进行调试、改进,经过无数次挑灯夜战,“电动扳手辅力器”终于诞生。有了它,实现了对“隐居”的螺栓“秒”间拆装,顺利解决了道岔接头螺栓和护轮轨螺栓拆装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天窗”利用率。

爱钻研、好探索的李会杰,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从现场发现问题的解决上,就连他家的阳台也成了工作间。今年7月,郑州铁路局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南阳工务段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后,引来更多的青年学生前来拜师学艺。 (陈望安 牛朕)

责编:韩雯雯
阅读数(12312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填写原因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